说起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这事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早在2008年,武汉江汉大学就已经尝试了,此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大学也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到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其中明确“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由此,这次颇为引人关注的南京大学图书馆对公众开放,以及后续江苏省内23所高校相继跟进的举动无疑是对法律规定的落实。
无可否认,这是一桩善莫大焉的事情。从国家层面上看,让公共财政支持的高校图书资源向社会开放,彰显了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让全民共享人类文化成果,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从高校层面看,可以避免自己陷入公器私用的诟病,是作为公共资源管理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从社会层面看,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书卷之气,让更多的悦读者能沉下心来品读提升自己,推动整个社会“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氛围。称其为多赢之举并不为过。
然而,公共政策的施行从来不是仅仅为了引来叫好就够了,我们更需要冷静地来关注一下施行后的效果。其实,在《图书馆法》制定过程中,把前述表述由讨论时的“鼓励”改为最终的“支持”便可以看出,立法者希望这种开放动力更多地是来自于高校,由高校根据图书资源的供需矛盾、学生与社会读书人群的平衡、阅读环境与学校安全的和谐综合考量之后再作出决定。由此可见,这一开放在未来也并非就确定是一帆风顺的。而比这个更现实的是,开放高校图书馆的正向效应似乎正在被削弱,这种削弱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物理距离远。目前的高校基本在偏远的大学城,尽管周边的居住人群也不少,但离惠及大众的目标似乎在便利性上远不如各级图书馆。二是来自于人们的阅读习惯变化快。现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更热衷于碎片化阅读、电子阅读,听书APP也正成为各大传媒平台打造的新亮点,那种手捧纸质书,闻着墨香的阅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三是来自于图书供给的更新慢。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基本上是集中采购,尽管藏书丰富,但对于想要阅读新书、想趁着一时兴起的阅读欲望实现一次阅读的人来讲,根本满足不了,尤其是像我市这样可以在新华书店借阅图书的城市里,恐怕人们更愿意逛一次书店。
高校图书馆藏书数量庞大,其能够对社会开放,无异于是一场饕餮盛宴,只是这场盛宴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人群,尤其是代表着未来的年青人面前,似乎来得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