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有哪些是最可能被忽视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有人答:萧红《呼兰河传》与李劼人《死水微澜》。
久闻其名,未读其书。于是我从网上买了这两本书来看。
萧红,生于1911年卒于1942年,《呼兰河传》描写的内容主要是其童年生活,对应的历史时期大概是1919年前后。距今正好一百年。
李劼人,生于1891年卒于1962年,《死水微澜》主要描写的是清末成都生活,对应的历史时期是义和团运动前后,即1900年前后。距今一百一十多年。
呼兰河在东北,成都在西南。呼兰河是县城,成都是省府。这两处的生活场景,应当能够反映一百年前中国真实情况。
萧红的《呼兰河传》,以童年的视角\轻快的笔调,再现了小城居民的诸多细节。那里的居民是善良朴实的,也是愚昧悲惨的。正因为其善良朴实,所以其愚昧悲惨就更令人痛心。萧红之所以能被鲁迅欣赏,恐怕就在于他们对当时国人的愚昧都有着深刻的了解与体会。
穷,固然很穷,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还愚昧!折磨人至死而不知道悔改的愚昧。就在这种愚昧的禁锢下,人们的生活一直在悲惨中兜圈子,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站在今天的时空中读《呼兰河传》,萧红的笔调越轻松,就越觉得当时人们生活的凄苦。在轻松与凄苦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与萧红《呼兰河传》相反,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则几乎是清末腐朽生活的全景式描写。或许,李劼人取名《死水微澜》就明示了他写作的初衷,就是要反映那种腐朽没落的生活的。在《死水微澜》中,有洋人及其教民的嚣张跋扈,与官府对涉洋事务的惊慌失措;有黑社会袍哥的种种不法行为,与基层官民对黑社会的无奈;有城乡地主及一般富人的荒淫生活,与当时社会伦理的崩坏……总之,在薄薄的一本《死水微澜》中,以一连串匪夷所思的细节描写,描画出了成都城乡生活的糜烂场景。小中见大,微观映衬宏观,作者功力之深厚,令人叹服。
100年,时间很长,长到可以经历好几波历史的潮涨潮落;100年,又很短,短到有的人可以从头至尾地完整经历。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这100年,也大抵可以从家族老人、纪录片中、各种资料里较为真实地回顾先辈人走过的道路。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对我而言,每一次这样的回顾,都有一种深深的沉痛感。沉痛过后,又油然而生一种逃出生天的庆幸感!这两种感觉交替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对现在的政党、制度和道路多一些拥护。
忆苦才能思甜,读史才懂得珍惜。这两本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