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并要求定期交篇经典读后感。
今天,我拿出王小波的作品,试图作为经典再读一读,找点灵感。
看着泛黄的一摞书,未读已生感慨。买书无数,也曾像老shu掉进米缸。现在浮躁得像小猫钓鱼,专心不了几页。随处放的书,读得无几。
身为夹层,上有父母监督,下有孩子学习,从不敢懈怠自己,一直把读书作为最踏实的事。值得安慰的是,碎片时间可以“听”书。
查了某音频app,这一年,长长短短听了49本书。
有关正文的《听.信》,听别人、知自己,见字如面。我听完,用钢笔、用毛笔在白纸上宣纸上抄诗诌文,一本正经写了很多“信”。虽不知寄向何方,但都寄予了听后心情。只言片语,也悄然如面。
听蒋勋先生的《中国美术史》,最有营养,也很痛苦。看不到画面,需要边听边去搜索作品。听完,一是计划去故宫博物院,认真看一看,以蒋勋先生听众的身份对话古今;二是冲动地买了一堆笔墨纸砚,试想画出寂寞红,试想画出所有为我开放的花朵,画出身边所有的笑脸。共振的作品,总让我莫名冲动,就当时像听“晓说”,总想买张火车票去远方。
世界纷乱,听读美学,努力与美相遇吧。
听了曾仕强说“书”,觉得相当现实,也相当实用。他讲的易经短慧,不少观点可在南怀瑾全集第六卷找到影子。南先生的书,适合捧着读,就仿佛与一位儒雅睿智的长者在面对面交流。遗憾,南先生全集(疑似盗版)已买十年,稀稀拉拉至今没读完,但他的书是唯一在床头10年从未间断过的作品。前阵找到有女声朗诵南先生作品的音频,我家务中、地铁上都在听,可总觉少了些阅读的乐趣和思考的流畅。
经典作品,书画、文字,太浩瀚了。只要认真接触,总有欣喜。何况现在有为我等懒人推出的音频视频,可随时随地轻松悦读。
再看看那摞当年被我狂热如今冷落的王小波作品,也宽慰不少。书翻得是少,好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在“读”,一直在关注,只是少了些灯下的刻苦,少了些与作者的共鸣。
王小波,算得上我最喜爱的、影响我最大的作家。尤喜他三部曲中的《黄金时代》,从叙事到内容,丝毫没有故作之态,着实让我崇拜。记得汉语言专业的论文答辩时,老师问:“香港一家出版社把王小波的书当作黄书来宣传,请谈谈理解?”我记不清当时如何回答的,肯定是把那个清纯智慧的王二当作偶像捧到天上且为“黄”据理力争。
找到一张当年论文不知是第几稿的申请表,标题是: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构建的精神家园。再随手翻开《我的精神家园》这本书,一行文字闪过:
每个人的世界,
可以是一座尘世的地狱,
也可以是一座玫瑰花海,
这都由自己的内心决定。
前天,和友感慨生活,他说我至少还有些诗和远方。我说,那是我把大葱当了玫瑰。上面两句话写于2006年春。10多年来,能努力践行,努力构建一座精神的玫瑰花海,值得宽慰。
捧着书读的时间少了,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时刻少了,想说的话也少了,感悟更少了。
周末,家务、阅读,散记。且当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