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希望救赎人生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文/陈润怡
“记着:希望是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当电影结束,这句话似乎仍在我的耳畔回响。这里,爱与恨,希望与绝望,放弃与救赎,都在肖申克监狱中交织着,演绎出各色人生。
《肖申克的救赎》用第三人称的旁白,描绘了肖申克监狱二三十年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主人公安迪的狱友瑞德的视角描绘了安迪的作为和因为他而得到救赎的肖申克监狱。
在这里,所有的囚犯都必备一本《圣经》,引导其改过自新,一心向善。“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典狱长曾指着《圣经》告诉安迪。“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他用《圣经》来掩饰自己的罪恶,虚伪自私,压迫囚犯,给予其精神与身体上无尽的折磨。通过布鲁克斯的死,我们看到了肖申克的黑暗,看到了这个被喻为“给人以救赎”的地方的实质——它不是给罪人以救赎,而是夺取人们的生的希望。
希望,还是绝望,救赎,还是就此放弃,全取于自我的选择。蒙冤入狱的安迪始终心怀希望,他办理图书馆,辅导新来的囚犯汤米考上了高中文凭,利用放风时间给狱友们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谁也不知道,十九年的时间,他一直在为自由做准备,一把鹤嘴锄,一点一点地凿出了越狱的通道,完成了对自我人生的救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把小巧的鹤嘴锄,就藏在一本中间被挖空的《圣经》中,而后来又替换了藏在典狱长保险柜中的黑账本。自身的清白已得到证明,典狱长的罪行被揭发,剩下的时间便可以留给对自由的向往,希望促使一个人运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去追求它,用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实现它,完成对灵魂的救赎,这便是它的力量。
“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瑞德曾嘱咐安迪。一次次请求假释都未通过的他,在肖申克监狱中看透了这个丑恶的世界,他已经对未来不报有希望。“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时候,你痛恨它;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老布自杀后,瑞德明白自己一样也被体制化,也想要在肖申克永远待下去。在这里,他与狱友和睦相处,但到了外界,他的地位,友谊,都无影无踪。
体制化,这一看似平常却具有惊人力量的巨怪,会一点点吞噬肖申克人们的希望。它逼迫断送了美好前程的人一蹶不振,它给获得自由的人带来恐惧与惊慌,它让人们的思想悄然改变,拒绝救赎。但安迪不相信,他渴望来到芝华塔内欧,而他的希望也救赎了老友瑞德的人生,让他坚强地活下去,没有成为第二个体制化的牺牲品。同样,他用希望帮助汤米考上高中文凭,教汤米乐观处事,救赎了汤米的灵魂,为他短暂的人生添上一抹亮色。
“记着:希望是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同样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当我们心怀希望,不管我们遇到怎样的人生,我们总能泰然处之并且找到通往救赎的天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