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上演的全国“高考大片”今天已经落下帷幕了,同时,一大批家长解放了。
中国高考,有人把它比喻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有人说,这是现代的科举制度。创办了1949年后大陆第一家私立学校并任校长、都江堰光亚学校校长、创始人卿光亚说,科举制度是正确的,因为科举制度目标很准确,它是选拔人才,它通过八股文选择符合农业社会管理和封建制度框架下的人才。科举制度的方式是为目标服务的。是啊,千百年来,中国的科举制基本没有改变,尽管高考制度,高考政策一直在改革,但最终以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应试本质没有改变,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在这个也许不是很公平的社会中,应试教育的高考还是最最公平的体现,寒门贵子才能通过读书高考,走出十几年来都没有走出去的大山深处。当然,中国的高考制度还会不断改革,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中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使高考从单一标准下的考试功能转向为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
我们的民族非常喜欢接受教育。从春秋时代开始,我们民族就有了读书的优良传统。人们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决想读书,但是不管读什么书都行,哪怕成了读了大学都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废物,仍然无怨无悔。这个现象之所以悲壮,在于它不是由于学生的懒惰,而是学习内容不合理造成的。所以,学习内容和今后的生活、工作是否契合,还需要教育上层和基层继续通过实践调研,通过不断改革改进,来让基础教育的内容更好地为今后人类的生存技能服务。
因为高考很难,因为要考上理想中的985、211名牌大学更难,所以,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非常苦,苦不堪言。
记得女儿上高中三年,我送饭两年,跟着她喜怒哀乐三年。女儿高二时候选择了美术专业,因为她从小就学习绘画,国画达到了十级,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女儿喜欢,我毫无意见地尊重了她的选择。很多人都认为艺术生就是走高考的捷径,其实不然,艺术生从升入高二那年暑假就要全天候开始今日艺术的训练。天气炎热,学校安排所有学生在学校用午餐,丫头超有个性就是不肯在学校吃,理由有点不着边,想中午我陪她聊聊。好吧,还是娇气,主要是丫头在二中上学,离家比较近,我暑假休息在家,没有理由不支持。后来的两年,暑假白天送,上学期间就送晚饭。我每天下班后就像打仗一样冲锋陷阵,直奔菜场,然后到家一头扎进厨房,算好时间把饭菜装好,然后送到学校食堂,提前几分钟等候。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还要想好第二天的菜谱和水果盘内容。夜自修结束,我就骑个小自行车去校门口接丫头,然后她骑车,我就跟在后面走回家。早晨,都是孩子老爸做早饭送她去学校。目标明确,分工合作。
高中孩子叛逆的尾声,加上艺术生的个性,丫头偶尔还会冲着我们发点无名脾气,然后,我和她爸红脸黑脸轮番上演,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用智慧抚平她竖起的每一根毛发,生怕我们的一句言语不当,会溟灭掉孩子冲刺的激情。好不容易熬过了小高考,又熬到了艺术高考。艺术高考也是紧张得一匹,前期美术老师假设考试现场的种种意外,考试当天,我们家长都在家里屏息凝视手机,老师发一个标点我们都比较紧张。谢天谢地,一天终于过去,还好,因为女儿的美术成绩一直位居班级前列,顺利就是超常,丫头在三万多名艺术考生中名列前两百多,我们心满意足。终于只剩下语数英三门主课了。因为前面艺术高考发挥正常,所以对于后面的文化课的学习,女儿也是更加充满信心。我每天依然送晚饭,但是,一模那次,我去送饭,女儿刚吃了一口饭,就冲着我吼:“数学考爆炸了!”我立刻安抚:“才一模,爆炸就爆炸,还有时间,咱吃饭不谈学习……”但这次无效,丫头转身就往教室走去了,后面的两天,我去送饭她都没有出来吃饭,我也三天没吃。唉,想想简直是梦魇版的日子。终于熬到高考。我们提前安排好两天的接送方式(汽车和电瓶车双向保险)饭菜的菜谱,甚至应对突发的药片等全部落实到位,把笔袋检查又检查,身份证,准考证,确保万无一失,闹钟手机闹铃每个五分钟响一次……我们心里比她还要紧张,但我们做这些尽量不漏声色,呈现出我们最良好的心态在孩子面前。第一天,面带笑容走出考场,第二天,面带笑容走出考场。终于顺利结束,(艺术生只需考语数英三门,一天半。)解放!
每次家长会,神经都绷紧!
送餐包。
常州二中歪脖子梧桐树下的等候,风雨无阻。
女儿骑车,我在后面护驾。
作业可以用尺子量。
颜料都是一个箱子装。两年不知道用了几箱。
调色盘一买就是五个或者十个。因为难洗的就扔掉,没时间耗费,哈哈。
笑容满面走出考场。
如今,女儿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已经学习三年了,但每年的中高考,那些日子咖啡都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尤其高考后查分的那一刻,心脏绝对要足够强大。
(上传几张女儿最近的美术作业。)
有人说,中国的高中生犹如机器,甚至有一些高中,像安徽的毛坦中学被人称为是高考加工厂,说是中国高中生的悲哀,中国教育制度的悲哀,但是,咖啡认识的一个我学生的大学同学,就是毛坦中学的,他考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据说他当时还是班级里高考考得不算太好的学生了,可见他们同学是多么优秀。当我问及在学校苦不苦?他说没有感觉。看着他很坦然的样子,不知道是已经忘却了还是真没有感觉,也许是后者吧,因为大家都在那样的环境中,你是不觉得苦的。
就在高考前几天,有个毛坦厂中学的学生晒出自己的试卷,一年做了5千多张,堆起来有1米高。咖啡粗略算了一下,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要做15张试卷,每张试卷做下来至少要花1个半小时,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不眠不休地做题。而且,每次月考的成绩表都会贴在墙上,没考好的会上黑名单,退步的学生要自我检讨。三年如一日的夙兴夜寐,枕戈待旦,只为换取一个目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对毛坦厂中学学子们拼命苦学的精神,只有理解和敬佩。
但现在社会上还有一种小部分存在的声音——质疑和嘲讽。质疑这种高压模式下培养出的都是“刷题机器”、“高分低能”、“即使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说这话的人,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何不食肉糜”。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毛坦厂中学就读的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更不知道高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白岩松曾基于他调查和亲眼见到的事实,做出了一个非常客观、公允、深刻的评价:来毛坦厂读书的,大多都是底层打工者的孩子们,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非常卑微的家庭。
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这轮流给孩子做饭。这个母亲做几个月的饭打工去了,下个母亲做。他们都不是富裕的家庭。高考的那天,大巴驶出毛坦厂的那幕,我至今想起来都一身鸡皮疙瘩,真是让人掉眼泪。上万人守着大客车,孩子出发要去高考。在这样的一个人浪和人群当中,寄托着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卑微家庭的梦想。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做出任何嘲讽毛坦厂中学的事情。毛坦厂中学坐落的大别山区,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之一。教育资源、人力资源没法跟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拼,连邻近三线城市六安乃至县城都拼不过。但即使在条件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他们的一本上线率可以达到66%!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那一颗顽强地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在这里读书的孩子80%以上都是来自于农村,北上广的教育资源确实很好,但是农村的家庭供不起,把孩子送进毛坦厂还可以砸锅卖铁咬咬牙坚持。
这是当下偏远农村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传统中国,科举考学像一道窄门。读书读得好的,就可以做官,有功名,得富贵。当代中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大多数孩子的唯一选择。
高考每年还将继续,真诚祝愿每一位莘莘学子,考出理想的成绩,金榜题名!
咖啡的一个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学业上从小就管教很严,这次江苏高考题目一出来,孩子妈妈就让孩子也写一篇,于是,一位初一学生写的高考作文诞生了。附下:(各位看官请点评,^_^)
凡又不凡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际,将浑浊的天地割为阴阳,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两者相辅相成才得到了今日的“天地”。可见由古至今,人们一直都明白相互促进并成长,才能有所收获,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不仅早早地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且还将其践行到了实践中。
叠罗汉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就是一层一层向上搭建,从而形成令人震撼的罗汉高塔。如果我们不将最下面的筑基打好,将最下面的改用体重最轻、最弱小的人,而将最上面的改成身材魁梧、体重较重的人,那么就会变成倒立的金字塔,曾经壮观的景象就不存在了,只可能分崩离析,让整个高塔支离破碎。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独特的个性,人们将五花八门的个性糅合在一起,有的人牺牲一下自己的长处,也有的人可能需要发挥自己的短处,但是只要大家互相包容,相互理解,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那么就会拥有无比绚烂的辉煌成就。
合作更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它平凡,而又不平凡。
就如辩论会,如果没有每个人独特的见解,我们难道可以看到辩论会上正方反方的舌灿莲花、“唇枪舌剑”般的激烈竞争?答案是:否。
跑步比赛更是如此。跑得快的人需要第一个跑,为自己的队伍鼓舞士气,让本队人心受到振奋,得以使后面的队员充满信心,超常发挥。而且,擅长长跑的人会去参加长跑,擅长短跑的人会去参加短跑,这才构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激动人心的跑步比赛啊!可以说,如果缺失了其中的一人,他遗憾地没能上场展示自己的特长,那么整场比赛的气氛都将大打折扣,甚至索然无味,而整队的人也会很失落。因为他们的心是捆绑在一起的,他们就是一个集体,或者说他们就是“我们”,他们为的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我”或“我们”,而是整个集体的“我们”!
区区水滴无以成清泉,片片池塘则可汇大海。孑然一身是无法有所成就的,只有有了大家的帮助,才可能提升自己。合作的平凡,在于只要相互帮助即可以称为“合作”;合作的不平凡,在于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非凡的,它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改变他的一切。
生活无处不合作,合作的力量,凡 ,又不凡。
未来的某高中高三考生:马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