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在青果巷的那些日子
我这一辈子很大的遗憾是没能在青果巷居住,在常州人的心目中,青果巷是文化、名望和知识、财富的象征,是官宦和“大户人家”的居住地。想不到50岁后,我的命运与青果巷结缘,更难忘在青果巷的那些日子。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此次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标准时点为2007年9月30日。按国务院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中华大地上地毯式地铺开,我荣幸地参加了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青果巷作为常州文化基因的活化石,是常州历史文化瑰宝的荟萃之地,是常州市文物普查的重点之地,可以说青果巷的每一座房子都有历史文化,每一块砖都有故事,只有摸清了青果巷的家底,才能使青果巷恢复原貌成为可能。我们这个团队从2008年11月在青果巷从东到西逐户进行调查登记,登记的对象有古宅、古井、码头、古树、牌坊、祠堂、庙宇、戏楼……,我们要测量每一座古宅的高度、面宽、进深、房屋的式样、前檐和后檐的高度等,每一个数据都要一一记录在案,并要多角度摄影留档,我负责登记,最后还要对每一个文物点进行GPS定位,径度和纬度要非常精确,并要将每一个文物点的各项数据打印成册,各印50份上报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存档,作为国家机密永久保存。
2008年和2009年及以后多年,我还多次参加了青果巷规划修复整治方案讨论和规划局历史建筑专家评审会,其中青果巷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提名也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曾陪同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和南京大学周学鹰教授等考察青果巷的文物古迹,两位教授对青果巷能保存这么多常州的历史文化遗存表示欣慰,记得朱光亚教授在雪洞巷14号吕宅天井看到地面的“拼石”图案,感到很惊奇,认为这是罕见的中国式的园林艺术的遗存,国内已很少见到,因此有很高的价值。吕宅的原主人吕叔猷据说曾主持了常州天宁寺的建造,是清末民初国内知名的建筑家,他后来用建天宁寺后多余的木材建造了雪洞巷14号、16号、18号吕宅,吕宅是青果巷近次于“唐氏八宅”、恽鸿仪宅的又一处体量宏大的文化遗产。
2010年1月,为了迎接即将开始的青果巷恢复原貌整治工程的启动,常州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启动了对青果巷文物点古宅和建筑风貌的摄像工作,摄像工作是记载真实的原生态青果巷历史,非常重要,它不仅要摄出青果巷文物点的原貌,更要摄出它的建筑结构的细部,为修复后的古建筑提供验收的合格依据,摄像工作进行了一个月,这也是为迎接青果巷开街作重要的前期准备。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促进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京杭大运河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9年中央同意将大运河作为我国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国家文物局要求运河所在地分阶段抓紧编制属地内的运河保护规划。江苏是大运河流经的主要省份,省政府决定大运河江苏段流经城市的运河保护和“申遗”规划统一由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领衔编制,由东南大学与各市文化、规划、水利等部门联合调查后制订。大运河常州段绵延44.5公里,市区段长23.5公里,2008年正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启动的年份,这年年底东南大学吴晓教授和南京水科院王艳红博士率领的常州调查小组10多人来到了常州,他们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我作为常州“申遗”小组成员,全程参加了常州段运河的基础调研工作,为大运河常州段“申遗”文本的制订做了许多前期工作。“申遗”文本制订前的现场调研是必要、详细和复杂的,许多时候要步行才能进行,如对运河两岸及支流的古街、古镇、古桥、古井、码头、祠庙、驿站、会馆、古树、水闸、名宅、渡口、支流、聚落等都要拍照留存入档,要在地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并确定GPS定位数据。青果巷依傍着春秋运河,是常州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古巷,东南大学调查组在青果巷贞和堂、筠星堂、赵元任故居等测点画图,极为认真,他们在为青果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喝彩。2012年春季,为了大运河“常州段”申遗更快更圆满地进行,市委副书记戴源等考察了大运河“常州段”的重点地段青果巷,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也应邀参加陪同,以青果巷胜利巷16号姚伯方宅为考察集中点,戴源副书记听取了多方整改意见,在对青果巷文物点作了详细考察后,又移步西直街、三堡街、南河沿继续考察。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常州终于成为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2011年春季,常州市政府为正式启动即将开始的青果巷恢复原貌工程,副市长方国强亲自率队到青果巷调研青果巷整治方案,我作为陪同介绍的主要成员,从阳湖县城隍庙开始,从东到西逐一对文保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在唐氏八宅筠星堂,方市长亲切地征询市民对搬离老宅的意见。
在青果巷动迁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由文管会原主任吕耀明陪同,他们邀请我介绍青果巷的古建筑。徐缨待常州市民非常和善,因为市民在电视上常看到她,故都认识她,一位老年妇女称呼她:“徐部长,你真漂亮”,徐缨笑着与市民交谈,这一天上午雪洞巷14号居民正在准备搬迁,一些难得见到的老家俱摆放在门前,象个展览会。徐部长这一次的调研是从西到东逐一进行,到阳湖县城隍庙戏楼时结束。
我在这十多年曾多次陪同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常州电视台、常州图书馆拍摄瞿秋白、盛宣怀、赵元任、史良、刘国钧、周有光等青果巷名人故居。最近的一次是前年为拍摄优秀社区干部许巧珍,亚细亚影视公司董事长沈爱华请来了北京传媒大学著名教授和编剧,许巧珍原来在东头村社区,在青果巷周边,于是写剧本的编剧提出要到青果巷体验一下老常州的生活场景,特邀我陪同介绍青果巷唐氏八宅、周有光故居和赵元任故居等。
2009年8月18日《常州日报》整版刊出我写的《青果巷,青果巷》一文,曾引起常州市民的广泛关注。2011年春,我报名参加市委宣传部讲师团,愿意讲一讲青果巷,3月17日我在市图书馆三楼作《青果巷传奇》讲座,那天来听讲的市民很多,许多是青果巷的老居民,青果巷是常州人的根,是常州游子的魂牵梦萦之地,每一个常州人都在关心它的未来,记者何嫄也来采访,3月20日《常州文化基因的活化石》、副标题:陈伟堂在“人文常州大讲堂”讲述青果巷的价值一文在日报整版刊出。那几年我还参加了青果巷资料征集,获得了二等奖,作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专家组成员,我多次参加青果巷组团修复方案的讨论,还受陈新书记邀请到青果巷社区作文化讲座。2018年我受聘为青果巷历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看到《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刊出晋陵公司为“青果巷记忆馆”征集青果巷历史文献的启示,我捐出了1929年琢初桥建成时书法家费尧勋写的“琢初桥”桥名拓片照片,还为青果巷文物古迹写了几十篇研究文章,已有“乌衣桥”和“蛤蜊滩的记忆”“中新桥”“新坊桥”“进士坊”等多篇在《常州日报》《常州晚报》上刊出。2018年我还荣幸地受邀到青果巷口述史馆做录像和录音,并提供了可做口述史的青果巷原住民多位。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曾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象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基石。”“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脉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24日在考察广州西关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指出“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研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2019年4月29日,是常州人最激动人心的一天,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它部分开街的日子,这是500万常州人早就盼望的一天,虽然这一天下着大雨,但市民们一早就来了,我也来到了现场,我要看看这十多年我为之奋斗的青果巷现在怎样了。五一期间,艳阳高照,但仍挡不住常州人热爱青果巷的热情,每天10万人参观,我亲眼看到了这一场景,我从心里为常州高兴。青果巷带来了常州人的自豪,使常州人有了块“乡愁”之地,青果巷更带来了我们的“常州梦”。
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陈 伟 堂 2019 5 29
地址:青山路156号 邮编:213002
手机;18015853851 邮箱:24539610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