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青果巷人潮涌动,挤得简直水泄不通,以至于有关方面连发若干条“呼吁”,希望市民和游客错峰“游青”,尽量不要再去青果巷“添堵”。
反观前后北岸,门可罗雀。一入夜,更是难见人影。
青果巷刚开放,而且只开放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施工工地。就算是已经开放的一小部分,大多数商家还没有营业。前后北岸呢,已经开张运营了五六年,里面的商家来来去去有的已经换了几波,照理应当是成熟的街区。对比反差竟如此之大。
为什么青果巷一开张就大火,而前后北岸开张了好几年却相当惨淡呢?
是前后北岸的底蕴不行吗?未必。前后北岸有藤花旧馆、状元府、高官故居等,规格档次一点不比青果巷差,甚至比青果巷还要高上那么一点点。至少藤花旧馆可以追溯至北宋孙轼,至少吕宫府是正正经经传下来的7进状元府;反观青果巷,最早的不过明朝唐宅,勉强可以追溯一丁点元朝遗迹,高树的牌坊也不过是进士而已,比状元府稍逊一筹。
是青果巷的地理环境更好吗?未必,前后北岸紧邻城市干道,公交线路很多,旁边还有较大的广场。不论交通还是空间,明显优于青果巷。况且前后北岸一带也是常州过去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更是比青果巷不知占了多少优势。
客观条件优越,却越搞越不见起色,这是什么情况啊?是不是主观上出了什么问题?
都是常州老街区,都打历史文化牌,孰优孰劣本来不可简单地评说,可是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市民用脚投出了心目中的赞成票。当然,单纯地论人数多少有点片面,毕竟还有“曲高和寡”情况的存在。但前后北岸算不算得上“曲高”,只要花上十几分钟到实地探访一圈就一清二楚。
火热的很火热,惨淡的很惨淡。惨淡与火热的距离,一二百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