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支付宝开启了一波全国锦鲤大赛,“锦鲤”一词顿时成了热搜,各地大门户效仿,而且已经蔓延到一些品牌做营销广告。常州最火热的一波当数化龙巷,风风火火乃至隔壁城市都在发,后来还有些别的,第二波小高潮可以算“德天肥牛”掀起来的,可惜某种原因“夭折”了一下(下文会解释),但是依然火遍常州人朋友圈。
然而在最近,有一句常州土话叫做“狗屎香”(没记错大概就是如此),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也就有谣言的滋生和骗局的存在。
事情的源头还是从“德天肥牛”说起,看图一
(图一)
事实上要强调一点,德天的活动是真实的,但是。。。
微信有一个有点不近人情的操作“集赞诱导分享诱导关注”这些行为是它不允许的,当然也是出于好心,以前有一阵子什么都是集赞,弄得客户体验很差,自然要约束,但是一些正儿八经的营销活动还是想把自己推销出去的,难免就触碰微信的“红线”,所以德天那个链接被封了,有点冤枉。说到这里,德天的事算交代完了,但是他引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事物——“抽奖小工具”。其中一个制作方截图如图二
(图二)
这里再科普下这类“抽奖小工具”或者叫“活动抽奖”的东西和小程序和微信以及发起活动的人的四方关系。
从前有个大佬,叫“微信”,它买下一排店面,它把其中一间交给了亲儿子之一“微信小程序”,这个儿子呢比较聪明,它没什么自己的商品,于是开了个格子铺,对外招租,大家都可以租它的格子做经营等行为。然后呢,某个叫“抽奖”的朋友租了一个格子铺,实际上他也没什么产品,就让自己人亲戚朋友都来使用它的格子铺卖自己的东西。这些亲戚呢也就是某些“抽奖”的发起人,“微信”不认识它,“微信小程序”不认识它,只有“抽奖”认识,所以卖的东西好坏真假,怪不得微信怪不得微信小程序,顶多怪“抽奖”把关不严格,罪魁祸首还是发起活动的人。
这样介绍大家应该稍微有点思路了,下面上四张图,也是最近常州人圈里经常看到的抽奖。如图三、四、五、六。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我的天?现在苹果这么不值钱了?还有图四,新郎新闻?咱用点心好么?
曾经我总结过,所有的营销行为都是为了利益,你说支付宝整个锦鲤,它亏么?你说化龙巷做那么大活动,它亏么?
话不多说,挑出里面的疑点。
错别字等太LOW的文案,大牌做不出这么丢人的事
无利不起早,它付出了什么是因为它想得到什么,简简单单没有门槛的抽奖,简简单单没有任何要求的说明,图什么?好歹你让我关注个顺丰快递公众号啊?好歹你让我转发你“新郎”新闻的软文啊,然而都没有,营销行为的成功与否跟带来的经济效益挂钩的,换做你你愿意掏这么多钱不求任何回报只是一个抽奖么?
活动发起人不明,我上面有说过,这个工具是开源的,谁都可以,我可以叫欧阳锋,就绝对有人能叫洪七公,发布者不明的活动是绝对有问题的。营销活动,狗叫三声绝对不会是“喵喵喵”,肯定要是亮明身份的“汪汪汪”。
传播渠道,我也说了这种工具是微信的亲儿子的租户的关系,大品牌放着自己的新浪微博,自己的微信公众官号不发,会看得上这些小传播渠道?
目前个别已经被审核封禁,如图七
(图七)
但是今天有张三发抽奖骗人,明天就有李四弄活动骗人。
下面我总结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图八)微信授权是可以获取头像和昵称的,这个主要是针对一些用真名加真人头像的人会有可能性的影响,譬如用你名字加头像去骗熟人,但仅仅可能(毕竟我们这种实诚的用真名和真人头像的不多,哈哈),这个影响是比较低的,一般的这种开发的小程序都有收集,而且开发方都有备案,所以挪用性也不大。
(图八)
2.这里不清楚这些个小程序的抽奖机制,但我们可以明确它肯定会推送一条消息,告知你“中奖”或者“不中奖”,里面让你加客服微信领取或者核实,然后......(套路人生开始...)留下你的个人信息啦,甚至弄个到付件赚你快递费(参考很有名的华为手环案件)。
3.在和“客服”或者其他索取“中奖信息”方式中,万一跳转到什么非法外链送你点木马病毒什么的,也算大礼包了。
4.我一直强调,传谣的成本看上去很低,但是从个人信用来看,每一次传谣都是在践踏你的个人信用,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穿不起衣服而嫌弃,但是我会因为一个人经常说谎,经常传播虚假信息而嫌弃。所以,这一点才是最大的危害,暗中破坏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
综述:锦鲤虽好,不是都那么“闲”的,陷阱馅饼也就差一点,关键是利字当头要谨慎。最后提一句,德天肥牛、欧派是真活动,但是这个属于商家营销行为,抽奖又是第三方控制的软件,所以娱乐第一,不要太较真就好啦,祝大家中真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