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象、“心”姿态,中国常州网新版龙城博客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上线。此前,龙博网友们已经纷至沓来,积极体验新版龙博给大家带来的更简洁的用户体验。
而就在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大侠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可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却还言犹在耳。眼下他挥手走了,辞别了凡间纷纷扰扰的俗事,却在世人心里留下了太多太多。许多网友在新版龙城博客中用文字悼念这位武侠巨匠,送别金庸,感叹江湖!
经小编整合,特此缅怀金庸先生。
- 江湖恍然如梦,一朝武侠终醒。
▼
-01-
文/澈蓝
我的文学梦始于武侠,武侠梦源自金庸。
大学时爱泡图书馆,看着高高的书架上分门别类摞着的书,感觉像是没有尽头的海洋,可劲地欢乐扑腾。
尤其记得在一个阳光暖暖的角落,第二三排都是武侠系列小说,作者有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
觅得一角,犹获一宝。遂痴狂地一头跌进了江湖,为她哭,为他笑,为侠义,为家国...字字有感,句句断肠,百转千回,历经沧桑。
今日送别金庸,自此银河多了一颗璀璨的星,人间再无查良镛。
谢谢您留下的作品!
感谢您赠我一场欢喜!
-02-
文/一点强豆
豪气神笔书传奇
凌霄侠骨载青史
大闹一场悄然去
江湖绝唱武林风
-03-
武侠泰斗金庸,2018年10月29日下午在香港病逝。享年94岁。
金庸先生,几代人的偶像。我,从小受父亲影响,也是位武侠迷,家里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雪山飞狐…几乎被我和父亲翻烂。
小时候,我会带着金庸的书,到河边或草垛旁,偷偷伸胳膊踢腿哼哈地耍一通。
再长大点,我读着读着,会悄悄合上书,想像着江湖之上唯有我和姑姑…
其实,年少时,我们喜欢乔峰喜欢令狐,希望有一天仗剑天涯。青春时,羡慕韦小宝段誉之流,锦衣玉食美女成群。长大后,反而喜欢虚竹、风清扬,人在江湖,心比云淡。
如今成家多年,娇妻纵是蛾眉蛮腰贤淑达礼,内心深处,仍渴望一位可以天荒地老追随的小龙女。
金庸,影响到生命。
大师。安息。
-04-
80年代,男生之间炫耀的是,谁读的金庸最多;女生之间炫耀的是,谁读的琼瑶最多。
后来,有一个女同学从读琼瑶的阵营披头散发地逃了出来,跑到读金庸的阵营来了。
她感叹说,没意思,琼瑶的书读一本就够了。
当时,她一边读琼瑶,一边与班上的一个男生热恋——热到亲密动作不回避老师和同学。
我们的理解是,琼瑶的书读一本就够她谈恋爱了。
其实,现在看来,她不满意的是琼瑶的套路。那时,“套路”这个词还没有发明,所以我们误读了她的感叹。
男生之间或男女生之间交换着看金庸,必定是生死之交,绝不逊于一同扛过枪。
这样的生死之交,因为连传呼机都还没有发明而在各奔前程的“未来”中中断,直到我写了《亲历邻水黎家乡特大沉船事故,31年前那一场无法抹去的伤痛》,大家才又有了一些联系。
这个年代,最奢侈的是黑白电视。像我们老家那样的地方,90年才通电,电筒无可争议地成为唯一的家用电器,稍后收音机打破了电筒的垄断地位。
隔壁大队(那时叫大队)一个本家(同姓)赤脚医生(没有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医生)是第一个买黑白电视的,他家的电视机一开,方圆几里地的人都惊动了——播放的是金庸的连续剧。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早早就挤进去占位置,前后左右不重要,只要能够看到电视就行。
后来,人多了,等你放了牛或割了猪草再去,你只能在外面听声音了。
为了控制人流,这位本家开始收费了,5分钱一个人。收费遭到很多人的抵制,有位同学为了表示不满,偷偷摸摸进去给他家的咸菜缸放了一坨牛屎。
他干完这事出来时,《雪山飞狐》正如火如荼。我们快意地回去了,从此又捧起了金庸。
没有一个暑假不溽热。
都说放牛娃是乡间最轻松的工作,类似现在各个单位的保安(没有歧视的意思)——表面上无所事事其实责任重大,比如蚊虫飞舞,烦不胜烦。但即使如此,也舍不得用金庸去驱赶它们。
没有一个寒假不寒颤。
有天,在绵绵冬雨的屋檐下看金庸,母亲叫吃饭时,欲起身竟然因腿脚冻僵而摔倒。
90年代,我们读中文系的时候,大家比的是谁读的名著多——最初比国产的,后来比外国的。
好像金庸并没有被老师纳入数目。
有一位老兄在偷偷摸摸地读金庸,被同寝室的发现、曝光后,他像被人当众脱掉底裤,满脸通红,很难为情。
关灯后,他突然大喊一声:老子就喜欢看金庸,啷个嘛?关你们锤子事啊?!
从此,大家不再讥笑他。
毕业那年,我们看到某期《广安日报》副刊头条位置发了他的一篇文章,都对他肃然起敬。
在昆明,我去一所大学蹭课时,听到一个教授讲到金庸时,第一次知道金庸居然是搞媒体的——并不是一个传说中的快意江湖的大侠,他在自己创办的没有人拨款的报纸上写武侠小说是为了维持一份报纸的生存。
写着写着,就写出了人们的谈资,写出了一个浩大的江湖。
那时,我们在一个行业刊物,与新闻有染,但与新闻没有多大关系。
后来进入了正儿八经的新闻机构,我们被某位老总批评过——你们不要做改稿匠、文字匠人,不要天天想到如何挣工分,做媒体做新闻是要有情怀的,比如学学金庸。
少年只顾看武侠,抬头已是中年人。
后来,大家见面谈得最多是工资、职位、房价,化妆品以及幼儿园的收费,在办公室或饭桌上,连一个女同事都可以自若地承包所有的荤段子。
曾经,大家见面说到金庸时的眉飞色舞、唾液横飞不见了……
大师已去,一代代人的青春不再。
第一次看六神磊磊时,就读出了他镜片后面的一脸坏笑——其实,江湖无关金庸,江湖无处不在,万事都拿金庸的江湖说事,似乎永远是安全的。
大师已去,江湖还在。
有的人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新闻是赤裸的现实。金庸是媒体人中武侠小说写得最好的、武侠作家中报纸办得最好的。
江湖还在,还有大师?
说到被誉为“一代武侠小说泰斗”的金庸老先生,很多人的童年里都有他的印记。
他曾经创作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作。
这些小说选择的题材、塑造的人物以及展现的社会风貌都具有金庸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树一帜的“金大侠”江湖。
这些名扬海内外的武侠作品一直也是影视圈重视的IP素材,从1958年至今,被拍成了一部部电影、电视剧。未来,影视圈也会继续将这些作品拍下去,怀念金庸老先生创造的那荡气回肠的武侠江湖。
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大侠走了,可你我心中,都有一个“金庸”。欢迎以你的文字,纪念庸先生。相关作品,将以金庸专题呈现。
▼
新版龙城博客,温馨家园,等你。启动之际,将开展新版龙城博客头图征集等系列活动,敬请期待。
▼
文字来源:龙城博客,网络 图片:网络 策划:竹青 版面:盛璐
小编精心整合了“缅怀金庸先生特刊“发布于龙城博客”微信公众号。此微信公众号是为了向广大网友提供一个作品展示和发布各种龙博活动的平台,小编将不定期编排网友的优秀文章并发表。
微信识别二维码并关注我们,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龙博大家庭,来这里作诗、写文,恣意挥洒才华、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