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大数据杀熟”与我没多大关系,因为我本身不是网购达人,网购有限,自然被大数据收集的信息就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做过,就会留痕,大数据就可以据此来分析其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水平等等,然后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这一过程隐匿而无声,若非比较,消费者基本无知无觉。
我网购不算多,积少成多,一年消费一万元还是有的,其中烘焙材料是重头,有一次朋友跟我咨询一款进口面包粉,25公斤装,这款我之前多次买过,质量不错,只是价格一直在变,我就把链接发给朋友,朋友点开说,比想象中的便宜。我困惑:哪里便宜了?250元呢。
朋友就坐在我旁边,把手机递过来,同一家店铺的同一款商品,她的购物价格显示是235元。
我才惊觉,原来这就是“大数据杀熟”,我多次买过,而朋友是新人,待遇大不同。换句话说,是网络中我主动提供了信息,也被动接受了“差异化营销”的不平等对待。若非朋友就在旁边,我全然不知其中猫腻。
有过这一次经历,之后在手机某App上订机票时也遭遇同样的杀熟行为,原以为的老顾客消费会有更多优惠,结果却是反过来了,实在让人意难平。这种“差异化营销”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破坏了市场秩序,造成了信任危机,以致我网购时常会下意识地用两只手机比较价格。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这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明确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它们共同构成了规制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框架。但“差异化营销”却成为大数据杀熟的挡箭牌,平台交易的公平性、合理性根基也被动摇。
为应对“大数据杀熟”,一些年轻人尝试通过评论“哭穷”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然而效果难以保障。于是网络上又有人出攻略,比如定期清除浏览痕迹、创建新账户,以及切换网络环境来增加隐匿性,同时,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比如仔细阅读平台的服务协议、多比较不同平台的价格和服务、关注平台促销活动等等,但是,对付“大数据杀熟”,不能只靠用户去斗智斗勇。更重要的,还在于监管机构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合规运营,保护消费者权益;互联网平台也应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管理,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多方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互联网消费环境,不让消费者莫名被“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