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店订单“订后即焚”功能引发热议。新功能承诺在住后订单可自动删除,以保护隐私不被泄露。这一看似“贴心”的举动,真的保护了隐私吗?
值得肯定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科技发展十分快速,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层出不穷的的社会。不少人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和数据是否会被窃取暴露。而“订后即焚”功能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它能够让消费者不用再去担心第三方会滥用或泄露自己的消费习惯、旅游地点等敏感数据。
然而,“订后即焚”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一些人会利用“订后即焚”的漏洞行不轨之事,利用订单自动删除来掩盖其不正当行为,这无疑在社会治安和道德上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再者,订单作为重要的消费凭据,其缺失会给事后想要维权的消费者带来了困扰和麻烦,让消费者在维权时陷入有苦说不清的局面,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虽然“订后即焚”是作为对隐私保护的一种新的创新尝试,但其忽视了法律责任与社会安全之间的问题。在保护隐私的同时,该如何保障合法交易、维护权益等问题亟需解答。
作为平台和监管部门,需采取有关措施完善这一功能。首先,平台应考虑周全,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在后台应备份相应的数据,只有在消费者的申请之下才可打开。这样,消费者在想要维权的情况下便可拿出材料证据。其次,监管部门需密切关注这一功能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和制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隐私,避免“订后即焚”这一功能朝着反方向发展。
只有在合理、合法、合情的框架内规范好“订后即焚”的功能,才能切实际地保护好大众的隐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