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东正教和拜占庭文化
4世纪末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基督教会也分裂成东西两大教派。东派教会流行于地中海东部希腊语地区,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主,坚持讲拉丁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教会首席地位等问题,双方之间长期争斗,直到11世纪中叶双方最终决裂。
东西方教会的演变与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关系密切。与西欧有过长期的政教之争不同,东正教公开承认世俗君主的权威性,教会被置于拜占庭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教权依附于皇权和政权。查士丁尼就宣扬“一个国家,一个法律,一个宗教”的主张,还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向教会和修道院封赐大量土地,给予教会特权。7世纪后也出现几次“圣像破坏运动”,皇权破坏教会力量,直到843年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才恢复圣像崇拜,拜占庭帝国皇室重新转变为东正教会的支持者。
东正教在巴尔干半岛和东欧地区的斯拉夫人当中广为传播,这些地区相继建立教区,有拜占庭委派主教,教区和主教均归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