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登上高校教材,合规合理但不合情
万众一心
近日,高校法学教材《宪法学》设置付费二维码的一事,引发热议。笔者认为,这一做法虽合规、合理,但不合情。
从合规的角度来看,当前并没有针对高校教材附加二维码的明确禁令。根据2023年实施的《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管理要求》行业标准,《宪法学》教材中的二维码内容并未违反相关规定,这表明出版社在设置二维码的行为上并未触及法律红线。
在合理性方面,二维码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许多出版社都在积极采用这一技术。在教材中设置二维码是出版社顺应出版融合趋势的一种积极探索,它能够有效地将纸质内容与数字资源结合,满足读者当前及未来的知识消费需求。通过二维码产生的流量,出版社可以聚合用户并开展增值服务。二维码访问数据还为后续修订和选题策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出版行业的科学发展。这些因素都表明《宪法学》教材中设置二维码的合理性。
然而,《宪法学》教材中的二维码虽合规合理,却不合情。高校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服务于广泛的受众,尤其是渴望知识的学生群体。宪法学教材因其学科的严肃性,更是意义非凡。然而,将自测习题等重要内容设为付费二维码的做法,容易让学生和其他读者感受到知识的“勒索”。
此外,教材的二手书市场也受到影响。由于二维码只能绑定一个手机号,二手使用者在购买后需支付额外费用才能解码,这不仅不利于教材的循环利用,也与资源节约的理念背道而驰,可能还会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们已经在教材购买上花费不菲,额外的付费二维码无疑是雪上加霜,也引发了大众对知识获取公平性的质疑。
出版社在追求出版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在追求商业利益与顺应出版潮流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教材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教育的核心在于知识的传播与人才的培养,若商业行为过度侵蚀教育的领域,教材将失去其作为公共产品的纯粹性。
合规合理只是基本要求,合情才能被大众接受。希望出版社能够重新审视付费二维码的设置模式,在商业发展与教育使命之间找到平衡,确保高校教材能够回归知识传播的初心,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与公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