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旧址重游,走进蒋家弄堂,全长不足百米,在狭小弄堂的南端,靠运河边,左弯处有一个墙角是圆弧形,走进弄堂左弯,通过圆弧形墙角,踏上2个台阶,走到驳岸上,是必须经过的。这就是拐弯抹角的由来。
拐弯抹角其实是一种顶级的智慧,它是古建筑的一种形式。在青果巷内是很少见到的。拐弯抹角这个词,我们现在认为它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喜欢绕弯子。对他人不直截了当。但是在那个时候墙角砌成圆弧形(有的墙角是被抹平的,形成一个斜的平面),是一种谦让的美德,这个蒋家弄堂非常狭小,仅仅一米宽。解放初期,每当西瓜上市,驳岸上堆满了西瓜,要一担担的挑出弄堂,可不是容易的,从弄堂拐弯处走出。墙角是直角,根本5尺扁担横挑着瓜转不过弯来。要是抬个花轿都不能走,乃不是急死人。很容易刮蹭到墙角,很不安全就把墙角抹换砌成圆弧形。所以我的外公考虑到这个问题,避免尖角,伤人伤物,方便他人嘛!
你看,上面的墙角是直角,对着下面的地基啊!你看这弧形的墙体非常结实,用一块块砖整整齐齐的叠加起,清清楚楚看到白石炭相嵌在砖石中间,纹路清楚,安静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日本侵华时期,蒋宅的东面100米处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这个拐弯抹角的墙体毅然的屹立在这里。今天不仅实用,而且还非常的美观,拐弯抹角,现在来讲,上不让天,下不让地,中间让的是一份和气。咱们做人做事不要一味的退让,任何善良都是有底线、有原则的,礼让三分,海阔天空。你说呢?这就是青果巷的蒋家弄堂的拐弯抹角。
孙午生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