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莱尼和乔治,和雇佣他们的农场主,其实就是一种人鼠之间的划分,在罗斯福时期美国社会经济形势是困难的,那时候黑人的地位也依旧是地下的。而对于时代缩影的他们,作者聚焦最底层的人,在那个年代,底层劳动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是有憧憬的,但往往现实是困苦的。那么从一种宏观层面来看,那个时期最富裕的人与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其实是一种人与鼠的关系。因此这里面会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农场主和雇农、白人和黑人、富裕的人和贫苦的人都是人与鼠之间的关系。
利用社会的某个特定的群体(人物)来进行小说创作,作者也在探讨着那个时期社会发展的窘境。或许作者是在给予底层民众的同情,对于那些拥有财富的人的一种讽刺,作者有意识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特定的阶级压迫意识,这种阶级关系也在现代社会中可以看出。在描写这一层面时,作者也表现了那个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面对着莱尼智力障碍,乔治对他不离不弃,不管莱尼做了什么错事,乔治总会原谅他。但这种美好的关系不被他人理解,乔治也会有逃走的想法,但也没有离开。我们要知道人性会变的,在面对莱尼再一次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乔治选择了结束莱尼的生命。莱尼他是单纯的,对于美好事物充满着期待和希望,他想和乔治养兔子,兔子对于他来说就是他的美好精神寄托。可是乔治,面对社会和他人的我压力选择了放弃他。或许是他不想让莱尼沾染了社会的污浊,或许是自己实在是不想忍受莱尼的行为。在我看来我倾向第一者,作者在结构这样的情节,或许就是想让莱尼的纯真与美好的愿望活在当下,留存最美好的回忆。为什么会选择让最亲近的人来结束他的生命?莱尼是最相信乔治的,人在最困难的时候面对最亲近的人心里会放下戒备,内心会变得平静。选择最亲近的人也是让莱尼在最后可以离开的更舒适。
人性的善良会被社会所污染,保持一个长久的美好品德是很难的。在莱尼的心中从始至终都是善良纯洁的,往往这一类人会被社会所唾弃,这一类人会很孤独。所以就如作者最后所说:“一个人孤单得太久,是会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