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真史之八:失踪之谜——建文帝一 中国学历史卷古代册明朝篇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9-14 13:35:09
1246 0 4

真史之八:失踪之谜——建文帝一

中国学历史卷古代册明朝篇

安  文

方孝孺效忠建文帝被诛十族,那建文帝去哪了?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孙,明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长子朱雄英早夭,朱允炆成为朱元璋嫡长孙,是朱元璋法定接班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

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他将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其中秦、晋、燕、代、谷、辽、宁、庆、肃等为九大塞王,领兵驻守边塞,护卫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地方上大事及军队调动都要向当地藩王禀而后行。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便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藩,故问朱元璋:“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朱元璋默然,问朱允炆意见,他认为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也认为他的看法确实无可代替。朱允炆又曾问太常卿黄子澄:“诸王地位尊贵,又都拥有重兵,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说:“诸王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发六师出征,谁又能抵抗呢?汉朝叛乱的七国并非不强,还是灭亡了,势力的大小强弱不同,而顺逆之理也不同啊。”朱允炆很赞同。朱允炆即位不久,便开始着手削藩。兵部尚书齐泰认为应先削诸王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应先削夺与燕王同母的周王,剪燕王手足,朱允炆采纳其建议。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周王朱橚因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文武官吏;三月,为防北平燕王朱棣,削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63];夏四月,湘王朱柏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建文削藩,朱棣也为起兵造反做了充分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己酉,燕山左护卫千户倪谅将朱棣密谋兵变消息上报,朝廷下诏逮捕燕王府官僚,诛杀旗校于谅等,而北平都指挥张信则投降了朱棣。七月(1399年8月),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誓师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建文朝廷和燕王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靖难之初,燕军只有十万人,领土只有封地北京;而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军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经济,已废了几个藩国,朝鲜国王李芳远都公开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燕王老谋深算,领导能力、高素质军队却非少不更事的朱允炆可比,随战时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等缺点严重影响战局,战场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二十日,朱棣率师抵达长江北岸的南京龙江驿,朱允炆无力抵抗,只得下罪己诏,派庆成郡主(庆阳公主)与朱棣谈判,以割地为条件要求停战议和,但没成功。六月十三日,朱棣抵达金川门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门迎降,京师遂破。

在燕军抵达后的混战中,城内皇宫起火,灰烬中发现几具面目全非的烧焦残骸,太监说是皇帝、皇后和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痛哭流涕:“傻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但朱棣绝不是为侄子丧命而伤心流泪,正是他一手炮制了“靖难之变”,成功夺取了皇位,他关心的是如何让篡位顺理成章。他明白,毕竟先帝遗诏立的是朱允炆,夺位不得人心,皇权并不稳固。更何况焦骸并不能证明就是建文帝尸骨,万一他还活着卷土重来,岂非后患无穷?为平息民心疑虑,朱棣对外宣称建文帝逃出皇宫,生死不卜;而在位期间,一刻也不敢松懈,多方秘密寻访建文踪迹捉拿归案,包括派郑和下西洋。

关于建文帝死活的最终归宿,史学界至今也没盖棺定论,有自焚说、逃跑出家说、还有移民说等等,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了一个未解之谜。可以肯定,一是当时建文帝不可能被朱棣秘密处死,因为篡位者最希望逼迫在位的禅让,要杀也须在其下诏后;二是目击者都说皇宫很大、火情很小,他不可能葬身火海,否则朱棣也没必要一边演抱尸痛哭、厚葬建文的小戏,一边大张旗鼓劳民伤财搞捉拿建文的大动作。不过,他说发现皇宫暗道,建文可能逃逸,倒与民间传闻吻合。

据说朱允炆出生时,颅顶颇偏,朱元璋摸着他的头说“半边月儿”。后来朱元璋命朱标父子咏初月,朱标赋:“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允炆诗:“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看后不悦,因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朱允炆当皇太孙时,太祖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看出朱棣的雄心勃勃和朱允炆的懦弱平庸,更不放心。为保朱允炆皇位,除在《祖训录》中连自己死后藩王三年内不得回京都做了详细规定,还找刘伯温,说:“你既辅佐朕平定天下,复有何术以教朕之嫡孙使守天下?”刘伯温要他做一小箧,用铁汁灌锁,交给朱允炆,告其危难之时开启。靖难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开箧见有袈裟一,伽黎一,剃刀二,度牒一,于是易服而逃。史料也证实,南京城破后,确有不少僧人仓皇出逃,其中会不会有伪装的建文帝?

坊间多认为,朱允炆出逃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一说在江浙一带隐姓埋名,隐居湄江观音崖(也有称是陕西城固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老山林,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一说是逃往西南,躲在沐英势力范围内苟且偷生。沐英是朱元璋义子,封西平王,在云南一带势力很大,与朱允炆生父朱标感情深厚,故朱允炆落难之际,沐府可能会提供庇护。但朱棣的耳目众多,迟早会捉住他,躲在国内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还有一说,朱允炆其实已逃到南洋等海外,彻底远离朱棣魔爪,因此朱棣累次派郑和下南洋捉拿。

窃以为靖难事发突然,朱允炆一下子跑到南洋可能性不大。躲在云南沐府,时间长了,沐英也扛不住朱棣威逼。不妨猜测,朱允炆逃出南京,估计会在江浙一带短暂避难,然后求救于沐英。而云南目标太明显,沐要保护,也绝不会在云南,可能安排在云南周边其照顾得到的深山老林寺庙隐居。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子兵
  • 顺其自然者
  • 善舞
发送

0条评论

  • 26204
    积分
  • 2289
    博文
  • 9259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