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连续的高温天气让多地持续发出高温预警,部分地区更因此而延迟开学,而在那些正常开学的地区,高温天气并没有因学校的开学而有所缓解。在写字楼、办公楼的空调全速运转的时候,学校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到五十平米的教室里,坐着四五十名汗流浃背学生,赖以解暑的只有几扇窗户和几个吊扇,这无疑是非常不利于学习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那为何没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第一、老旧的吃苦观。许多人认为学习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只有通过在艰苦环境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培养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不畏艰辛的精神,过于优渥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立足于现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这样没苦硬吃的行为,还有几分合理性?君不见学生的衣食住行较之以往都已经有了极大提升,强行用学习环境来“造苦”有何意义?给学生更好的环境来提高学习效率难道不是更有意义?
第二、资金的来源。现如今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都比较大,如果强行让中小学都安装空调,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采购、电网布线与改造,加上之后的电费维护费等开支,许多政府根本无力支持如此庞大的支出。即便有家长愿意众筹为学校安装空调,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空调质量如何保障、资金如何管理、家长如何参与等等。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得到社会资金的支持,高温的难题自然也就无从解决。
第三、政策的支持。教育部多次就改善办学条件与提升办学能力发文,但往往都是意见建议而非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自然无法为解决问题提供明确的指引。这使得学校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时无法可以无章可循,既想作为又不敢作为。这急需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学校的这类行为进行指导,以确保问题得到确实有效的解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温不应当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负面因素,社会各界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重燃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