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网聚好评 向新而行】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三个维度

实事求是 最后编辑于 2024-08-25 10:33:45
8608 3 5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三个维度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学习全会精神,需要从理论、实践、价值三个维度深刻领悟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刻领悟党和人民的“双向奔赴”,在改革精神滋养下实现人生价值。

进一步深刻领悟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重要叙事。把握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是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前提。

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为改革开放确立了目标指向,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两者源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探索和追求,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

“改革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是改革,二是开放,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客观现象,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过程。拉开时间的长镜头,追溯中国现代化历史,“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对西方现代化的重大超越,有着改造现代社会弊病的更高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现代形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向外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和较量更趋激烈,守成势力不甘于优势地位旁落,必然会对我们进行打压、遏制甚至破坏;向内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还有不少难点卡点堵点需要突破,改革发展任务异常繁重。必须深刻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强烈的历史主动推动“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穿越“问题岛链”“矛盾旋涡”,全速平稳驶向更加辽阔的海域。

进一步深刻领悟党和人民的“双向奔赴”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双向奔赴”由来已久。中国共产党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背景下诞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诞生之日起,党就以“救国救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众自主自由”为目标,代表最广大工人农民等群众利益,并从纲领政策和实际行动中加以体现,最终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第一次“双向奔赴”。

改革开放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双向奔赴”中起步的。回望改革开放史,党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群众智慧的贡献,如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初的发明权就在农民;80年代初,福建省55名厂长、经理发表了一封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内容的公开信,随后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掀起了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改革浪潮。党的智慧源于人民,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系统的意见政策,再回到人民的实践中去,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双向奔赴”依然没有改变。这次全会《决定》的诞生,就是“双向奔赴”的又一次见证。像这样的“开门立法”“开门决策”还有很多,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民法典”都是这样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双向奔赴”的浓情厚意已绵延百余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从来不是“共产主义修辞”,而是在深刻懂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哲理,深刻懂得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道理,深刻懂得依靠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学理的基础上,始终坚守的政治立场。所以,党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这符合人民对党的期待,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在改革精神滋养下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既要学习理论、读懂实践,更要汲取其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弘扬改革精神,在改革精神滋养下实现人生价值。

新时代弘扬改革精神,要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改革的源头是矛盾,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正视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掌握解决问题、消解矛盾的根本方法;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才能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跨越发展陷阱,赢得光明前景。只有坚持摒弃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规律的体制机制,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发展。

新时代弘扬改革精神,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当前,新技术、新动能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了新的社会阶层,深刻改变了新时代社会阶层结构。例如,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网约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文旅讲解员等灵活就业群体成为新兴阶层,拓展了改革创新的空间和赛道。7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云网智能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等19个新职业和直播招聘师等28个新工种。这些政策举措,是应国家发展、时代所需、人民所呼之举。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重塑了社会阶层结构,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看,劳动者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人们面对教育、就业、生活等压力,跟不上、不适应,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茫、无奈、困惑,人生追求模糊,进而寻求一种“乌托邦式”精神慰藉和心灵寄托。这些现象对改革精神的树立和弘扬极具挑战性。

面对机遇和挑战,需要明确的是,作为社会不同阶层中的一员,要增强与各阶层“合作共赢、团结奋斗的自觉意识,补益本领,积极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去,在改革创新中争做排头兵、领跑员、搏击手、弄潮儿。细化到具体的个人生活中,要“从不确定中改革创新,从确定中坚持真理永恒”,从世事变迁中发现生命璀璨的瞬间,感知人生中细碎的美好,体悟烟火人间的清欢至味、希望与幸福,从而找到个人的存在感、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解决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需要、人民群众最期盼、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只有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割除“头脑中的辫子”,不做“时代的旧人”。学习全会精神,既要持有“望远镜”,登高望远,于遮眼浮云中看清历史大势,又要持有“显微镜”,见微知著,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做到耳聪目明,心明眼亮,在体察家事国事天下事、倾听风声雨声民心声中,养真情、长真知、成真事。

(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甜甜)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顺其自然者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竹青
  • 云水谣
发送

3条评论

  • 又见甜甜老师大作
    2024-08-26 09:51:28 0回复
    0
  • 跟着甜甜深度学习。
    2024-08-26 09:49:49 0回复
    0
  • 学习的好文章。
    2024-08-26 09:48:15 0回复
    0
  • 1034
    积分
  • 478
    博文
  • 276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