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诗曰:
赤日炎炎似火烧,
马路沥青滚油浇。
行人心中如汤煮,
安全第一须记牢。
下附五首禅诗佛偈,谨供研阅参考。
(一)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出自宋代诗人雷庵正受的《嘉泰普灯录卷十八》。
千山万壑之中,共享着天上挂着的圆圆明月,万家门楣之间,春季的气息无处不在。诗人通过“千山”与“万户”这两个意象,横向与纵向交织,形成了一个空间上的无限延伸,让读者顿时感受到一种宏大而和谐的美。
无论是在遥远边陲还是繁华都市,每个角落的生命都有机会沐浴在同一轮明月的清辉之下,享受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文理想的寄托,暗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是对平等、共享与和谐的美好祝愿。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出自《六祖坛经·行由第一》。
“自性”是指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的本性,它是真实、永恒且不被任何外在条件所改变的。这里每一个“何期”,都像是一记直抵人心的追问,让人不禁反思:我们的真我究竟是什么?它为何是清净、不生不灭的?这种反问的方式,不仅加深了修行者对自性的探索,也引导我们认识到,不应被外在的尘垢和内心的杂念所困扰,因为内在的自性永远明净如初,不因时空变迁而朽坏。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解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慰藉——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喧嚣变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是不会被剥夺的。我们应不断拂去心灵的尘埃,回归到那个清净无染、如如不动的自性当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三)
百千世界空华影,一片身心水月光。
伎俩穷时消息断,可中无处著思量。
出自憨山德清的《居》。
憨山大师这句诗将人的身心与自然界的美伦美奂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唯美而深邃的意境画卷。在这里,“百千世界”象征着宇宙的辽阔无垠,而其中的一切竟被比喻为“空华影”,如同空中的花朵、水中的月亮,美而不实,虚幻无常。这种比喻既体现了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核心教义,又呈现了世间万物终归虚妄的深刻哲理。
我们的身心应如清澈的水与明亮的月光一般,保持纯净与清明。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景象的赞美,更是对心灵净化、内在升华的追求与呼唤。在这短小的诗句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哲思与生活的智慧,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如水月般清澈透明的心,不被浮华所迷惑,追寻内心的真实。
(四)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出自唐代诗僧寒山的诗作。
千年的时光荏苒,古人在石头上留下了行的足迹,这些踪迹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也见证了无数代人生命的叠加与交替。万丈岩前的那“一点空”,则象征了无尽宇宙中的一片净土,一点微光,是虚空,亦是所有可能的开始。这“空”并非空洞无物,而是包含了无尽的可能性,是对未知世界的遐想与向往。
整句诗不仅给人以强烈的时空对比之感,更引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它提醒我们,无论生命如何短暂,宇宙如何浩瀚,每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在探寻古人踪迹的同时,我们也在寻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心灵的归宿。这样的沉思,让人不禁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与珍惜。
(五)
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出自《石屋山居诗一》。
当世间万物及其繁杂变化皆归于平静,所有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消融于无形,这是一种何等的宁静与深远。这里的“寝息”不仅仅是指物质世界的静止,更多的是指内心的放下,当我们停止内心的纷扰与追逐,真正的平静才会到来。当我们不再拘泥于已知的见解与狭小的认知,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广阔与自在。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学问与逻辑的境界,是在无声中倾听生命深处的微妙音律,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偶尔停下脚步,静观心灵,让烦恼与知识的浮云逐渐散去,从而触摸到生活的真谛与灵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