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滩簧,简称“杭滩”,别称“安康”,系江南众多的说唱艺术滩簧中的一支。历史渊源悠久,产生于清代中期,是一种文人化较强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从现有史料看,最早见于清同治二年(1863)成书的范祖述(署名范月桥)所著《杭俗遗风》的“声色篇”中列有“滩簧”条:
“滩簧以五人分生、旦、净、丑角色,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系戏文,如《谒师》、《劝农》、《梳妆》、《跪池》、《和番》、《乡探》之类。不过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龅。”当然,这是杭州滩簧的盛行时期,它的起源应更早一些。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长达二百六十八年的清代封建王朝统治。特别是受“五四”爱国运动及伴随出现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杭州的戏剧、曲艺事业也开始繁盛起来。
民国初年,当局文化部门将杭州梅花碑清代的“行宫”改“国民公所”,杭州滩簧艺人的行会组织“安康正始社”迁入其中,设理事会,理事十人,处理日常事务。
作为杭州滩簧的行会组织,它以规范会员行为、提高艺术水平、保障社员利益为己任。分别由社员五人,组成一个演唱班。当时,共有五十余班,杭州滩簧演员达三百多人。一时,杭州滩簧演唱业务,日夜应接不暇。同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杭州滩簧这一曲艺艺术形式也吸引了杭城的一些文人学者纷纷进入滩簧研究领域。此时可称为杭州滩簧最繁盛的时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浙江省立民众教育馆、杭州市政府举办了两期杭州市游艺人训练班。其中杭州滩簧艺人四十人参加了训练并顺利结业。他们经常组班在西湖湖滨望湖楼茶园、王马巷群众艺术馆和杭州青年会四楼等处流动演唱。
后期在青年会四楼演唱期间,曾计划将杭州滩簧搬上舞台,进行化装演出。服装向青年会剧场租借,演出的曲(书)目有:《珍珠塔》、《连升店》、《烂柯山》等。这种化装演出,仅仅是作为杭州滩簧一种改良性的尝试,但是,由于杭州滩簧的坐唱形式不适合舞台演出,改良宣告失败。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杭州沦为敌占区,杭州滩簧的班社组织也无形中解散。以朱少伯为首的一批艺人将“安康正始社”移至上海仍挂牌营业,设杭州滩簧业务承接处于上海五马路西贵兴里群玉芳9号,在上海开拓杭州滩簧的演出业务,应聘赴堂会和广播电台演唱杭州滩簧曲目,并获当时躲避战乱旅居上海的杭州文化人陈蝶仙、朱玉泉、胡逸、屠治平、裘英等的鼎力支持。
由朱少伯编辑,上海南美印刷所印刷发行的杭州滩簧书籍《安康雅集初编》,刊有杭州滩簧艺人演唱脚本《劝妆》、《接吐》、《独占》、《扫秦》、《梳妆》、《跪池》、《思凡》、《下山》等。
20世纪30年代,杭州滩簧的行会组织安康正始社在上海除承接堂会演唱外还在各电台演唱,上海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曾录。如由著名正旦朱少伯演唱的《琵琶记》中的《描别》和《单刀赴会》、《西湖景》、《俏尼姑》(思凡)以及和著名小生寿锡泉合录的《梳妆》等。著名小生蔡淡云录有《审馆》以及和陈友馥合录的《珍珠塔》等。
另外,还录有安康正始社艺人演奏的乐曲《四合如意》,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有金晶镜演唱的《万罗灯》。当时的浙江电台和鸿声电台,还常播放一些朱少伯、冯奎、沈传霖、盛宜贵等在电台录音的杭州滩簧的曲目。
抗日战争胜利后,杭州滩簧原有的班社已不复存在,艺人仅剩下二三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杭州滩簧的演唱班社已散失殆尽,曾一度停演。
1956年春,杭州市文化部门为贯彻党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抢救杭州滩簧这一古老曲种,开始把仅存的十多位老艺人组成了“杭州滩簧组”,由老艺人瞿咏春、段少云、朱少伯、王幼庭等假座湖滨喜雨台茶园、雅园茶室、盐桥四海第一楼茶室以及三元书场等处进行公演,绝响多年的杭州滩簧艺术又开始在杭州曲艺舞台上活跃起来。
当时,唱杭州滩簧的十多位老艺人中,年龄最高的钟少庭已七十四岁,最年轻的王幼庭也已五十二岁,一般都在六十以上高龄。
1957年春,杭州市文化部门为抢救杭州滩簧艺术,培养年青一代,特在杭州三元坊的“杭州艺人之家”举办了杭州滩簧学习班,吸收了数位女弟子:王丽雅(旦)、冯招娣(旦)、阮凤娥(小生)、田爽秋(小生)、沈金凤(老生)、金根官(花脸)、王雅琳(小生)、吴丽娟(旦)。其中五位是原来唱武林调的。这是杭州滩簧自曲种形成以来首次出现女性演员。杭州滩簧学习班由著名老艺人瞿咏春、段小云、鲍瀛洲、朱少伯、朱庆生、邱石如、沈小松、王少庭、王幼庭等担任教师。
当时,已七十三岁高龄的杭州滩簧老艺人裘申伯特地从北京赶来,还有著名杭州滩簧老艺人关紫云从汉口赶来杭州,每天到学习班做义务指导。老艺人们热情地向演员们传授《白蛇传》中的《断桥》、《覆钵》、《祭塔》,《孽海记》中的《僧尼下山》,《连环记》中的《貂蝉拜月》等前滩曲(书)目。
1958年春节期间,杭州滩簧学习班先后到工厂企业演出,并在大华书场作了汇报演出,演出传统曲目《疯僧扫秦》、《仕林祭塔》、《季常跪池》、《窦娥冤》,师生同台献艺获得广大受众的好评。
1958年6月,浙江省首届曲艺会演在杭州举行,杭州滩簧的老艺人和青年演员参加了这次会演。同年8月,杭州滩簧演员瞿咏春作为浙江省曲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及全国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的亲切接见。
1959年4月,浙江省音乐、舞蹈、曲艺、木偶戏会演在杭州举行。杭州滩簧老艺人段小云和青年演员冯招娣、金根官演出的《疯僧扫秦》获得广泛好评。
1961年春,杭州市文化部门为抢救和振兴杭剧,丰富杭剧的声腔音乐,吸收古代曲艺杭州滩簧的唱腔和韵律,将原杭州曲艺团的杭州滩簧演出队调入杭州杭剧团,传授杭州滩簧抒情典雅的声腔,挖掘整理传统曲目,以丰富充实杭剧声腔,拓展杭剧的上演剧目。自清代后期以来,一直用坐唱曲艺演出形式的杭州滩簧,因演员调入杭剧团后,这一曲艺品种从此沉寂近半个世纪。
1961年调入杭州杭剧团的杭州滩簧艺人有瞿咏春、王少庭、王幼庭、何荣光、段小云和青年演员冯招娣等,但多数为年龄已六七十岁的老艺人。他们从挖掘、整理、传承传统曲目出发,竞相“吐书”(记忆曾演唱过的传统书目),配备专人记词、录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杭州滩簧资料。
在传授杭州滩簧声腔方面,讲究其发声与运字、咬字、吐字的依字行腔,进而唱得字正腔圆、优美动听等技艺。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形式,它的表演有规范化的戏曲舞蹈程式。而以坐唱形式的杭州滩簧,是用口语说唱为艺术特征的曲艺,由于这些老艺人在当时的杭州杭剧团的悉心传授,使当时的杭剧青年演员得以传承杭州滩簧的声腔。
当时老艺人所录下的音响、录谱资料现已成为今天抢救、传承和保护杭州滩簧的可贵艺术信息。当时的杭剧青年演员,现已成为老年人,仍在为传授杭州滩簧的声腔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也留下了诸多以杭州滩簧曲目为基础的杭剧剧目。
杭州滩簧融入杭剧戏曲团体后,首先是将杭州滩簧传统曲目《孽海记》中的回目《思凡》、《下山》改编成《双下山》,《白蛇传》中的《断桥》仍用原曲目名称,《窦娥冤》中的《斩窦》改编成《六月雪》等五出杭剧折子戏,仍然沿用杭州滩簧唱腔,用杭剧的戏曲表演形式实验性地推上戏曲舞台。
实验演出获得成功,并得到田汉、周贻白、苏堃、顾仲彝等戏曲界专家的肯定。接着,以杭州滩簧为基本唱腔、由杭州杭剧团排演的大型戏曲《银瓶》和根据昆剧改编的同名戏曲《李慧娘》进行了公演,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可惜,这种改革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没有能再坚持下去,杭剧改革就宣告流产了。随即又解散了杭州滩簧组。自此以后,杭州滩簧以及杭剧在杭州一并销声匿迹。所幸的是,一些艺术资料虽大部散失,但仍有少量尚存。当时杭州滩簧老艺人在杭州杭剧团传授青年演员,现尚有存世者,虽已年迈,但为抢救保护杭州滩簧这一古老曲种仍在努力着。
2008年6月,杭州滩簧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扩展项目,即将消亡的杭州滩簧引起了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杭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积极收集杭州滩簧的传统曲目资料。
杭州市余杭区还成立了杭州滩簧传承保护基地,在现有艺术资料的基础上,于2006年创作演出了杭州滩簧开篇曲目《西湖春秋》,并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第十四届“群星奖”曲艺类比赛,获优秀创作奖。
2009年又创作演出了短篇杭州滩簧曲目《青凤收徒》,参加浙江省曲艺新作比赛获创作表演一等奖,并参加了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曲艺类比赛演出,获优秀创作奖和表演奖,2010年又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牡丹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