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戏说《孙子兵法》谋攻篇六、用兵六情法则中国学军事卷理论册孙子兵法篇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7-17 11:07:04
800 1 6

戏说《孙子兵法》谋攻

六、用兵六情法则

国学军事卷理论册孙子兵法篇

  文

六、用兵六情法则

孙子兵法: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认为:用兵的法则,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五倍于敌,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敌人,与敌人兵力相当,就要设法打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像抗战中,蒋介石弱小军队一味坚守,最终会被强大之敌击败、俘虏。

孙子用兵原则,就是根据敌我兵力多寡、实力强弱不同的六种情况,而采取不同作战方针。六种情况可以归纳为三类:兵力多于敌人、兵力与敌人相当、兵力或实力弱于敌人。

第一种情况,“十则围之”,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包围起来打,消灭或俘虏敌人。注意,“十”是泛指,不一定是十倍,是指数量上的绝对优势。郭化若将军说,解放战争中,我军集中优势兵力要求,最多只到六倍于敌。很多时候,围城要打援、多轮攻坚,打援需要兵力,攻城更需要兵力,如没有绝对优势兵力,显然任务很难完成。

第二种情况,“五则攻之”,兵力数量是敌人的五倍,就可进攻。进攻的作战方针,曹操说:“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我攻而敌人守,用三倍的兵力正面作战,剩下的作预备队或侧面作战。不过,郭化若将军说,兵力四倍于敌,就可四面包围敌人,打包围战了。著名的龙冈战斗,红军全歼国民党张辉瓒部,敌人没逃掉一兵一卒,我部兵力仅为张部三倍而已。而孙子说十倍才能打包围战、五倍才能打歼灭战,是其一贯倡导的理念:尽可能降低风险、减少代价!
    第三种情况,“倍则分之”,兵力比敌人多一倍,设法分割敌人。陈暤注曰:“直言我倍于敌,分兵趋其所必救,即我倍中更倍,以击敌之中分也。”我不分兵,就没法分割敌人。敌兵力不分散,在局部战场,就没法形成绝对优势兵力。曹操注解说“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分之”的意思是,为分散敌人兵力,我也需要分兵,进行分兵作战,从而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

以上三种情况是兵力多于敌人,第一、第二种是绝对优势,第三种是相对优势,孙子要求集中优势兵力,至少要超过敌人两倍以上,才有把握打败或消灭敌人。
集中、集中、再集中,这就是兵力原则!伟人说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站在孙子这位前人、巨人的肩膀上,做了提炼和进一步发展。

接着看另外三种,势均力敌和兵力、实力不如敌人情况下的作战原则。

第一种情况,“敌则能战之”,势均力敌,能打败敌人。曹操曰:“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与敌人兵力相当,取胜的办法,是设伏兵袭击敌人。
怎么设伏呢?杜预说,根据深山丛林、高山狭隘、黄昏深夜等于我有利的条件,灵活部署伏兵,可以在敌人部队前,也可以在敌人部队后。此外,如果我方上下一心,士气高昂,也可与敌人决一死战,就是刘伯承元帅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种情况,“少则能逃之”,兵力比敌人少很多,能退却。“逃”不是逃跑,而是退却、后退,不硬打,不做无谓的牺牲。也非一味撤退,当出现有利战机,还是要能打就打,坚决打。在足球场上,弱队对强队,就一个战术,防守反击。先稳固防守,再伺机反击。如和强队打对攻,十有八九会被打成筛子。能进能退,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因为我们的目的取胜,只知进攻或龟缩防守,甚至投降,都是不可取的。

第三种情况,“不若则避之”,各种条件不如敌人,要避免决战。这一条与《计篇》的“强而避之”,基本一个意思,遇到强大敌人,如日寇,要避免与其决战,不能像蒋介石那样以卵击石,鸡蛋碰石头。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伟人把第二、第三种情况对策归纳为战略退却,而非蒋介石的速战速决。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不能迅速击破敌人的进攻,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必须采取的有计划的战略步骤。伟人提到春秋时期一个战例。弱鲁与强齐打仗,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文中叙述了鲁国战前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时;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时。此外,伟人还提到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经典战例,最终取胜都基于同一个战略方针: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军事原则,就是我们熟悉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也是孙子兵法《计篇》十二条“诡道”的升级现代版以弱胜强之道。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安老师的学生
  • 泉水涓涓
  • 子兵
  • 善舞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1条评论

  • 有时候换一个阵地,寡众之势就颠倒了。
    2024-07-17 12:30:38 0回复
    0
  • 25888
    积分
  • 2237
    博文
  • 9178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