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就改善型住宅规划,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再次组织召开市民规划师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市民规划师以及设计单位和测绘单位。
与会各方从住宅设计指标、便民配套设施、社区文化与环境、公共空间与活动场所、地下空间的适老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
本人就车辆停放充电方面想到了几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深入调研,充分考虑。对于楼层高度的限制是文明和现代化的体现,不建高层建筑,可以提升居住体验,也能够减少电梯的使用强度。自行车充电桩和停放位从数量上尽可能多地设置在地面,各车棚之间设置防火墙避免火烧连营,在地下车库设置集中充电区域,便于设施和人员的重点及时高效管理处置。对于地下机动车库,划分出充电车位集中区,便于针对性专业管理,烟感喷淋、电网保护等等设施更加灵敏高效,人员巡查频次加大,地面全部设置为充电车位。为了科学提高机动车车位的使用效率,产权车位闲时有偿提供出来统一调配给临时、访客车辆的停放,最大限度满足停车需求。
补充当前小区面广量大重中之重的自行车部分现状:要做到不充电就自觉停放到地下车库,地面有限的充电位空出来,很多人是做不到的。牺牲绿化建设充电桩很多人也会反对。怎么方便怎么来,不愿多走路,不愿出服务费,有充电位不愿意去使用。供电部门不愿意研究飞线对电网安全的限制处罚措施。
种种现象,导致飞线、楼道充电现象依旧普遍存在,隐患依旧,文明认识水平依旧。
各级部门仅仅逼迫市场经营主体物业公司解决充电乱象就是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