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虹口区消防救援支队虹口消防救援站的所在地,1994年2月15日,虹口救火会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虹口救火会,是一部活着的中国消防史。
虹口救火会,俗称沈家湾救火会,其历史可追溯到1867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初建。1915年,该建筑进行了改建,形成了现今所见的规模。作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它高达36米的瞭望塔傲然耸立,瞭望半径可达5公里,时刻警惕着火灾的侵袭。建筑的主立面以文艺复兴风格为主,外墙底层和阳台采用仿石形结构,其余部分则使用清水红砖贴面,显得既庄重又典雅。
虹口救火会曾是租界时期公共租界北区的大部分消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消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承载着无数英勇的消防故事,见证了消防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消防英雄们的无私奉献。
如今,虹口救火会旧址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充满荣誉和使命的地方。它见证了上海百年的消防历程,也将继续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1917年建成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并设有训练场,起初,消防机车系用马匹拖拉,1922年后始改用汽车。当时的36米高瞭望塔,能远望至控江路、五角场一带。因坐落于武进路吴淞路路口转角,大门朝西南,呈巨大凹弧形,颇有气势。
在一本收集有1860年至1910年间中国老照片的英文版书籍中,有一幅照片:100多年前的中国救火队员们手持铁钩、消防栓等消防工具,身后是一辆消防车。据照片旁的文字介绍,当时,上海为保护丝绸商户免遭火灾损失成立了消防公司,消防车是从国外进口的,队员则大多数是志愿者,他们在洋人的指导下,使用照片中这些灭火工具参与扑灭火灾工作。对于100年前的中国来说,这些工具,就算是新式消防设备了。
救火会取名来自境内的虹口港。虹口港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泄洪口,古时称作“洪口”。清顺治年间,因“洪”有隐射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号之嫌,官方文书乃以谐音改成“虹口”,从此沿用至今。
虹口因水而生,之前一直是渔村。19世纪中叶,随着上海开埠、租界辟设,形成华洋杂居、五方共处的“国际”格局。租界人口日趋增加,房屋建筑逐渐密集,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商号顾及自身利益,集资从海外购进西方消防设备,自行建立小型独立的救火队伍。租界当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些侨民也提议建立统一的救火组织。
1852年,在租界工部局允许下,一个由外国侨民组建构成的组织——上海救火会,在虹口成立。因地处沈家湾附近,因此俗称沈家湾救火会。1863年,沈家湾救火会归公共租界工部局接管,先后从美国、英国购进新式救火车,这样的装备,在全国,乃至远东地区都屈指可数。
时光回溯到1927年4月21日,一艘远洋客轮鸣笛缓缓驶入黄浦江的码头。30岁的新西兰作家艾黎开启了中国之旅。本来他只想到中国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游历一番即回国,不料却终生留于此地。
虹口救火会是艾黎选择的第一站,从1927年到1938年,他在这里工作。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当上了救火会的队长。
春风沉醉的夜晚,骤然响起的警报声撕裂了静谧。“不好,有火情!”艾黎迅疾套上油布灭火服,抓起铜头盔,带领10名消防队员冲上救火车,从红色大门疾驰而出,直奔火灾现场。这是艾黎上班的第三天,也是他第一次值夜班。救火队到达现场,火势很快被扑灭。艾黎带领队员回到驻地,正想洗澡休息,报警声又骤然响起,他再次麻利地套上救火服,顺着滑竿滑下,跃上蓄势待发的消防车……这个晚上,他一茬接一茬地出警了5次。艾黎带领的这支救火队由外籍和华籍队员联合组成,出警快、效率高,深得同仁和市民赞誉。艾黎还有一项工作是检查工厂消防设施,这使他有机会深入虹口等地的工厂,接触到中国的劳工阶层。他目睹底层民众的苦难,既同情,又钦佩他们敢于与不公抗争的精神,所以努力学习中国话和上海话,想为中国劳工阶层做些事,由此打消了回新西兰的想法,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历史上著名的“工合运动”,就是艾黎与一批志同道合者发起的。他们组织失业工人和难民开展生产自救,支援抗日前线,成为中国合作社运动史上最有影响的全国性群众运动。艾黎被誉为“工合之父”,一生为之奋斗,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2016年,坐落在武进路的虹口消防站迎来150岁的生日,但置身其中的虹口消防中队,依旧被居民习惯性地称为“救火会”。
1945年抗战胜利后,虹口救火会由上海市警察局消防处接办,改名为虹口区消防队;1949年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处接管;1983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后,由武警部队接管。2018年11月9日,我国成立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脱下橄榄绿,换上火焰蓝的消防制服,涅槃再出发,由此,他们又多了一个亲切地称呼:火焰蓝。
再次来到武进路,但见原来全色的红漆大门,已变化成上红下蓝,色调鲜亮厚实,比例等同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不禁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