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除北京故宫、苏州博物馆等个别景区外,全国绝大多数景区取消预约,消息一出,冲上“热搜”,我诸多游友立显“喜大普奔”状。
景区取消预约,体验更好还是更差?我说,这事还真不能一概而论。我的数次亲身经历可以佐证。去年到山东青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那博物馆分为三个时段,预估到达时间后选择了第二时段,到馆扫码进入,游客互不干扰,文物看得仔细。而有一回到某个热门景区,由于是同伴临时起意,到门口可直接买票入内,尽管景区颇具规模,但因游客“人从众”,抬望眼都是“后脑勺”。
自己上述经历,似乎是在为景区预约叫好。的确,景区预约制度在控制人流、保障秩序、提升游览舒适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况且,如今数字技术发达,智能手机普及,景点预约对大多数人并不复杂,预约过程中,还能通过公众号对即将游览景区有个概念性了解。
但预约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最显现的是,繁琐的线上预约流程让一些老年游客望而却步。此外,遇网速不给力或系统卡顿,游人站在景区门口那一脸焦躁又无可奈何的窘样,我是多次亲见或自己本身就是。而那些用常州话说起来是“野野豁豁”的景区,里面根本没多少游客,也非得一板一眼地扫码预约方可进入,实是多此一举。
由此看来,数年前因防疫之需而兴的预约制度,随着旅游业复苏乃至当下的火爆,有关部门对此及时来个“切一刀”十分必要,搬走了“拦路虎”,提升了人们出游体验感。但我想,不必“一刀切”,有些热门的博物院如故宫、国博,有些重要的场所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有些高等院校如清华、北大,预约恐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而对“切一刀”的,也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如在“黄金周”、节假日到来之际重启预约,以保证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但须提前广而告之,且按照“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优化预约程序。总之,怎个“切”法,一切要以游客为中心,因地制宜,应时而变,力争让每位游客拥有一次快乐、舒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