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王晓丰,研究《红楼梦》三十余年,在其出版的最新著作中得出一个结论:曹雪芹是常州溧阳上沛西堂村人。
一、王晓丰其人其书
王晓丰,生于1970年,籍贯北京,199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现从事IT行业。研究《红楼梦》三十余年,出版过《红楼梦断三百年》、《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等著作。
王晓丰的两本著作在“豆瓣”上评价很高,其中《红楼梦断三百年》8.7分,《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8.0分。其观点结论,及论证方式方法,获得了大多数网友读者的认可。
2023年9月,王晓丰出版了最新研究成果《曹雪芹1690》。在这本书中,王晓丰根据《红楼梦》癸酉本“新抄本”,以及“新抄本”藏家提供的新材料,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曹雪芹真名胡昇国。
在《曹雪芹1690》之前,《红楼梦》作者之争有各种说法,“曹雪芹候选人”多达一百五十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曹霑、冒襄、纳兰性德、吴伟业、崇桢、袁枚、孔尚任、钱谦益等。王晓丰根据新材料,在《曹雪芹1690》一书中提出曹雪芹是溧阳人胡昇国,实在是石破天惊、独开一面。
王晓丰的依据是什么?最大依据来自于《红楼梦》癸酉本“新抄本”藏家收藏的资料。“发布者‘何莉莉’姓赵,安徽阜阳人,这套书是她祖母生前保存的,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文化馆的负责人马家敏主任听说有这样一套书,上门来借,可是祖母不同意……‘何莉莉’曾经向几家报社写信介绍自己家有这样一个本子,希望得到关注,但都石沉大海。大约在1992年的时候,这套本子被亲戚拿走,从此不见踪影……最近十年来,经过一系列跌宕起伏的调查,目前本人已经找到了本子的下落”。
据王晓丰在《曹雪芹1690》书中透露,“新抄本”藏家不仅收藏有畸笏叟最后收藏的108回《红楼梦》抄本,还有众多与曹雪芹有关的遗物,如印章、诗词材料等。
二、曹雪芹(胡昇国)身世
据《曹雪芹1690》一书描述,曹雪芹大约出生于1640年,是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为躲避清兵灾祸,1645年胡家举家从南京搬迁至祖籍地溧阳西塘。
搬到西塘后,其父仿苏轼号东坡居士,给自己取了个号“西堂居士”,并影射明末政治社会生活创作了一部小说《风月宝鉴》。《风月宝鉴》由贾瑞、秦可卿、秦钟三个独立故事组成。
曹雪芹年轻时也与贾宝玉一般过着纨绔浪荡生活,狎妓优游、爱好昆曲。脂砚斋姓徐,是宜兴一位唱戏的帅哥,工小旦,大致相当于《红楼梦》中的蒋玉菡。曹雪芹年轻时与徐脂砚一见钟情,保持了终生超乎寻常的友谊。
曹雪芹二十六七岁时遇到了一个十五岁的女伶袁秋蕙,袁秋蕙与人设了个“仙人局”,害得蓸雪芹倾家荡产,被迫沦落到苏州一个昆曲班打工。因曹雪芹文化水平较高,在昆曲行业迅速成名。当时的江南文化名流中许多人成为曹雪芹的“熟客”。康熙南巡到苏州时,曹雪芹带着戏班为康熙表演了一出戏《中山狼》,曹雪芹扮演东郭先生。
在为皇帝演出后,曹雪芹名声大振,为了追求更大事业,曹雪芹带着一班子人到北京“北漂”。在京演出过程中,曹雪芹获得一位王爷资助,开始专心创作《红楼梦》。前八十回就在此期间定稿,后二十八回草稿因政治上过于露骨,修改时遇到瓶颈。于是曹雪芹应杭州一位官员朋友邀请前往杭州,可惜在南下途中病死于河南。终年五十多岁。
三、《红楼梦》创作过程
据《曹雪芹1690》描述,曹雪芹到苏州打工后,就以父亲的《风月宝鉴》为底本,开始创作《红楼梦》,初名《石头记》。在《石头记》初稿成形后,曹雪芹的众多“熟客”都看过,其中冒襄还为《石头记》改过一个字,被“新抄本”记录在案,称冒襄为“一字师”。
曹雪芹到北京“北漂”前,《石头记》公开刊印过一版,不过流传并不广。赴京途中,一路走一路演,一路结交当地文化名流,可能也参考了一些人的意见建议。受到王爷的资助后,曹雪芹专心披阅修改《红楼梦》,并将前80回定稿。
曹雪芹去世后,畸笏叟回到北京根据自己的意见,叫人对《红楼梦》进行了修改,重点修改的是后二十八回。修改的人是一位叫“刘兄”的人,“刘兄”的妹妹也在修改过程中起到了不少作用。这就是现在的“癸酉本”。脂砚斋在《红楼梦》手稿上留下许多批语,但是脂砚斋在曹雪芹去世后,赴溧阳报信,故“刘兄”兄妹修改的后二十八回中,没有出现脂砚斋的批语。
畸笏叟是谁?《曹雪芹1690》根据曹雪芹遗物推测,畸笏叟可能名叫周乔尚,也是溧阳人,曾经做过小官,后来辞官当起了昆曲教习。在畸笏叟与曹雪芹的关系中,畸笏叟与曹雪芹的父亲以兄弟相称,且畸笏叟自称伯乐,是他发现了曹雪芹这只昆曲界的“千里马”。
《曹雪芹1690》还声称曹雪芹有三个名字,真名叫胡昇国,在从事昆曲表演时使用的艺名是李斋明,在从事小说创作时则使用笔名曹雪芹。为什么叫曹雪芹?书中解释说他在昆曲事业中“擅曲为曹日一曲”,取之为姓便为曹,雪芹则是因为家乡特产溧阳白芹。为何要取艺名笔名?因为古代艺人地位极其低下,小说则“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也不入流,故不以真名示人。
四、结语
作为普通读者,阅读《曹雪芹1690》感觉作者分析得当、逻辑严密。尤其是王晓丰从清初昆曲发展的角度切入,抽丝剥茧,把史料与《红楼梦》中的细节逐一对照,还是相当让人信服的。然而作为本书的依据,“新抄本”藏家收藏的曹雪芹遗物,只是作者王晓丰的一面之辞。书中既没有影像资料,更没有确凿的可信证物,难免不让人保持怀疑。
胡昇国及其家族,果真如《曹雪芹1690》所描述的那样,一定会在当地留下蛛丝马迹,然而现实中并没有发现。
曹雪芹到底是不是溧阳人,关键得看所谓的曹雪芹遗物。王晓丰言之凿凿他已经查到曹雪芹遗物下落,何妨进一步努力,将其全部或者部分展出?或许,常州的热心人士或者有关方面值得跟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