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方医科大学俞莉老师因紧急抢救突发病危的患儿而迟到课堂29分钟,校方对此处以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及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的处罚。此举迅速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学校也迅速撤下通报,表示正在调查核实。
首先,我们必须对俞莉老师作为医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选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医学领域,每一位医者都将“生命至上、患者为先”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当面对突发病危的患儿时,俞莉老师选择了救人为先,这不仅是医者的本能驱使,更是她深厚责任感的体现。她的行为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是医者仁心精神的写照。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俞莉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她同样需要严格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上课迟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对课堂纪律和学生学习权益的忽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教学纪律,旨在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保障教学质量。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老师,学校进行必要的惩戒,旨在体现从严治校、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态度。因此,从维护教学秩序和保障学生权益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处罚措施似乎“无可厚非”。
课堂守时是维护教学秩序的基本准则,但守护生命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课堂守时体现了对教学秩序的尊重,是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而守护生命则是医学领域最核心的职业道德,它要求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首要考虑。在紧急情况下,医德与师责并非完全对立,而是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校方的通报虽然体现了对制度的严格执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事件背后的道德与人性的光辉。作为教育机构,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俞莉老师的行为虽然违反了教学纪律,但她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和爱心,正是学校应该倡导和弘扬的。
生命至上与规则至上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需灵活调整以找到平衡点。因此,学校在执行校规时,应给予足够的弹性空间,避免过度僵化。特别是对于医科类学校而言,更应注重人性化考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那些出于治病救人目的而不得不违反规则的行为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对于因特殊原因导致的违规,学校应设立公正、透明的申诉机制,确保处理结果既符合规则要求,又能体现出对个体行为的合理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