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著名演员刘鸿儒(1918.12~2001),常州武进芙蓉西柳塘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锡剧研究会顾问。
夫人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王媛媛,两人同为演员,同为戏校教师,又同为两个锡剧流派创始人,在舞台上也常常演绎夫妻角色,一生为人低调。
刘鸿儒11岁后在本村读私塾两年。1933年在家乡参加六素班,学唱京戏。
1938年在无锡拜前辈艺人唐兴钊为师,工小生。出师后,经常在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等地演出,崭露头角,名声日噪,在锡剧界有“风雅小生”之称。
解放前演出的主要剧目及扮演的角色有《孟丽君》中的皇帝、《玉蜻蜓》中的申贵升、《双珠凤》中的文必正、《临江驿》中的广才、《二堂训子》中的刘彦昌等。
解放后,1951年参加上海市举办的第三届地方戏曲训练班,嗣后组织上海红星锡剧团,任副团长兼演员。1952年秋,在苏州参加苏南地方戏曲集训班,同年分配到无锡县锡剧团任演员兼副团长。
1954年进江苏省锡剧团任主要演员,擅演小生、老生、文丑等行当。解放后扮演的角色除获奖者外,主要还有《梁祝》中的梁山伯、《救风尘》中的周舍、《三看御妹》中的封加进、《秦香莲》中的陈世美、《嫁媳》中的苟才、《十五贯》中的过于执、《热血贝》(饰演齐桂林)、《军粮渡》(饰演于凯)、《双珠凤》中的霍天荣、《玲珑女》中的海瑞,现代戏《红色的种子》中的钱福昌、《江姐》中的沈养斋、《海岛女民兵》中的刘阿太等。
其中,1954年在《走上新路》中饰演张伯文,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三等奖。1956年在《水泼大红袍》中饰演卢廷义,参加江苏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二等奖。
1958年赴北京参加中国文联、剧协等团体举行的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公演关汉卿著名剧作《救风尘》,受到郭沫若、阳翰笙的接见;同年《救风尘》又赴上海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演出,受到周总理、陈云、贺龙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963年《双珠凤》年被拍摄为戏曲艺术片。1978年参加江苏省文化局举办的现代戏创作演出大会,在《军粮渡》中扮演于凯,获表演奖。同年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1980年,调江苏省戏剧学校锡剧科任教,兼唱念组组长。1984年获江苏省首届锡剧节荣誉奖。
在50多年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刻意求精,善于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表演不拘泥于锡剧原有的重视唱功特点,而能博采众长,吸收了京剧麒派艺术中讲究做功的特长,在锡剧小生行当中,唱腔别具一格;表演自然、深沉,有艺术感染力。
退休后,辅导嘉定锡剧团排演了《龙宫舞缘》,获江苏省第二届锡剧节园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