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文
TOPCon专利大战刚刚开始
上篇关于天合光能状告光伏TOPCon专利侵权的文章发布后,粉丝留言提出,TOPCon专利并非天合光能最早发明,这事来龙去脉,的确需要讲清楚。今年1月份,TOPCon领军企业——晶科能源发布知识产权白皮书,很难想象,光伏圈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竟是一个已被光伏行业淘汰出局的企业——LG:
来源:晶科能源知识产权白皮书
上图右下角小字非常关键——“2022年晶科已购入LG集团光伏专利包”。这个专利包有多少?Incopat数据库显示,2022年LG出售了近600件光伏专利,涉及中国、美国、欧洲等市场,买家正是晶科能源全资子公司。今年3月,晶科能源将其中部分专利转让,其中约160余件中国和美国的专利转让给了天合光能,30余件中国专利转让给晶澳科技。于是,“晶晶天”光伏三巨头,联手拿下了这600件LG光伏专利。
由此推测,中国企业关于TOPCon电池的基础专利,或许来自LG,至于Maxeon掌握的TOPCon基础专利,肯定来自于SunPower。但绝不能因为TOPCon技术原理最早是老外发明的,基础专利最早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就因此否定中国光伏企业的巨大价值。就像儿子虽非亲生,但是你养大成人、培养成才,现在有人说他不是你的,你高兴吗?举天合光能例子:目前将N型TOPCon电池工业化量产效率做到26%以上,良品率提升到97-98%,且成本极低。这个技术水平,包括国外很多大学的实验室现在都做不出来。而天合在车间里干出来了,这就是常州和中国光伏企业厉害的地方。中国光伏企业科研人员聪明才智是无穷的,企业为研发更投入巨大财力。所有的专利成果,是中国光伏企业这几年靠钱堆出来的,砸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白捡来的。晶科能源披露,公司2022年费用化研发投入是56个亿,2023年更是高达69个亿;天合光伏在2022年费用化研发投入是46个亿,2023年是55个亿。晶澳科技2022年是44个亿,2023年是46个亿。而阿特斯2022年的费用化研发投入是4.7个亿,2023年是7个亿,差不多是晶科能源的十分之一,天合光能的八分之一,晶澳科技的七分之一。
此前,包括阿特斯在内,多家中国企业因叠瓦技术侵权,而不得已放弃叠瓦组件的一些市场,其主要原因是专利拥有方——Maxeon开价太高,每W组件专利费高达1至2分钱,光伏企业实在难以承受。而如今晶科发布信息,已向不少于两家光伏企业授权TOPCon技术专利,内容除自己原始授权专利,也包括从LG买来的专利。其实,受让晶科等国内企业专利技术,价格相对合理,花钱并不多,企业是可以承受的。
回到天合与阿特斯的这场纷争,难道花钱买来的专利,就不是专利吗?难道那些不愿为知识产权付费、也不愿投入巨资研发的企业,就仍然可以安之若素施行“拿来主义”么?多少年来,不只光伏行业,我们一些企业对知识产权、对科学研发,其实缺乏基本的尊重,起码的敬畏。而这,正是我们当下很多行业的“内卷”之源。
中国光伏企业间的专利战已经打响,常州作为新能源之都,应当持续密切关注,支持天合光能,就是支持和保护科技创新。只有非常尊重、敬畏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才可能有非常可持续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