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让“沙漠变绿洲”的美好图景在祖国北疆更快铺展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4-06-21 13:53:17
785 1 3

让“沙漠变绿洲”的美好图景在祖国北疆更快铺展


无所求


  6月17日是第三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17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全力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51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7%。(新华网6月18日)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土壤层,是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命根。土壤荒漠化更让人类不堪承受。相信大家学习地理课或端详地图时都曾想过,如果海洋的水能饮用,人类就不会受旱挨渴;如果所有沙漠都成绿洲,人类就不会受饥挨饿。然而仅占地球表面29%的陆地面积又有25%荒漠化。1968~1974年的干旱造成非洲撒哈拉荒漠化地区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丧失生命,令人震撼。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以提高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四分之一。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速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颁布了世界首部防沙治沙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努力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屏障。“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防沙治沙是利在当代、益在子孙的千秋大业。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廊里,多少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被掩埋在荒凉的沙漠中成为遗迹。“绿进沙退”才能守护住当代文明,泽润子孙后代。沙漠变绿洲常被用作人文理想的比喻,更是现实生活中治沙人追求理想的图景。黄河“几字弯”的“黄河安全保卫战”“贺兰山生态廊道护卫战”“控沙斩源攻坚战”“塞外明珠保卫战”轰轰烈烈;甘肃张掖北部沙漠种植的锁沙植物郁郁葱葱;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围脖”绵延千里。在治沙工程中,无数奋战在一线的治沙英雄,无私奉献了青春热血和宝贵年华。


  防沙治沙凝炼治沙精神、科技创新续写新篇章。治沙精神是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治沙劳作需要日日月月年年坚持不懈,需要年复一年地坚韧不拔。在寸草不生之处种草栽树,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与“沙魔”反复拉锯进退,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顽强不屈的意志,需要永不放弃的定力。治沙工程还需科技助力,需要创新加持。在极端缺水、极少降水、极度干旱的沙漠中,种植哪些植物有更高的成活率、更有希望成功,需要反复实践摸索,需要科技选种育苗。祖国北疆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是汗水与科技交汇的结晶。


  绿色生态屏障屹立在祖国北疆,生态文明的种子根植在我们心里。防沙治沙是一项需要几代人长期坚持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全体公众积极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心防沙治沙事业,共同支持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让“沙漠变绿洲”的美好图景在祖国北疆更快地铺展。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八月小龙
发送

1条评论

  • 绿洲是沙漠中的稀世珍宝,是长途跋涉的旅人心中渴望的憩息之地,带来一丝丝清凉和生机。
    2024-06-21 15:15:52 0回复
    0
  • 42570
    积分
  • 2995
    博文
  • 11782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