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归纳,夏至有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逸周书·时训解》中也说:“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那么,何为“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呢?古人认为,鹿角向前而生,在方位上属于阳,到了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北半球),所以夏至这天,阳气达到了最盛,但物极必反,过了夏至,阴气开始萌动、阳气开始衰落,于是,象征着“阳”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这便是“鹿角解”。等夏至之后,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蝉鸣开始多了。夏季经常听到蝉鸣,但是蝉并非整个夏季都有,只有在夏至以后,才会逐渐多起来,这说明,夏至后,草木渐渐变得阴湿,适合蝉的生存,自然就开始活动了,这便是“蜩始鸣”,蜩[tiáo],便是蝉,所以“蜩始鸣”也称为“蝉始鸣”。等蝉声渐多的时候,一些喜欢阴湿的灌木和蕨类植物,会在小满前后,受到热气熏蒸而死亡或者“沉睡”。但背阴的湿地,半夏等植物反而会开始萌芽,这便是“半夏生”。古人以夏至为分界点,将阳极阴生、阴阳转换、周而复始的哲学理念,融入到了对物候的观察和思考中,总结出了这样简单凝练的句子,智慧又不失实用,深得自然辩证法的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