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轶
好不容易带父母出去旅游,却遭遇“大床太软”“米饭太硬”“风景无聊”种种抱怨,这跟我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我的心态也经历了从委屈沮丧到理解包容的变化。
我的父母亲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每年我都会陪他们旅游两三次。十年来,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大大小小的城市、景区去了几十个。
起初的几年,每一次出门旅游都闹得不太开心。因为他们有满腹的牢骚,每到一地,不是抱怨这,就是吐槽那:酒店的床太软,景区太大了,门票太贵了、纪念品都是山寨货。总之就是出门旅游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说实话,刚开始听到这些抱怨,我是非常沮丧的:我费尽心思凑年假、订机票,带你们看世界,怎么就落不到一个“好”字?我倍感挫败,甚至一度下定决心,不要再跟父母一起旅游了。
所幸我的决心不够坚决,此后随着陪父母旅游次数的增加,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他们的抱怨渐少,满意变多!去景区玩,也愿意坐缆车、游轮,买小吃了;也会驻足拍照,赞美风景漂亮,甚至还主动跟我商量,下一次旅游全家还要一起来。
为何变化如此之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抱怨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拿我的父母来说,他们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鲜少外出,突然面对陌生的旅途,内心会产生不安和焦虑。更深层次的心理还有:他们担心旅游花了太多钱,自己老了,出来旅游会成为子女的累赘。
此时,他们会无意识地用抱怨来纾解内心的压力,以寻求一种熟悉和安全的感觉,维持心理上的自尊。归根结底,那些抱怨,并非是真的对旅游、子女的否定。最好的化解之道,就是多陪他们玩几次,当他们见多识广了,经验积累了,对新环境的紧张和排斥感也会减少,慢慢地学会品味旅游的快乐。
遇到父母的抱怨时,我们做子女的完全不必感到挫败,以为一番孝心付之东流。以我所见,在许多父母的心里,有子女陪着出去旅游,那是莫大的骄傲。在我们村里,老人们最爱“吹嘘”的一件事就是:我家闺女儿子又带着我们上哪儿旅游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陪父母旅游不仅是尽孝的好事,也是两代人情感交流的良机。理解父母的抱怨,孝心孝行更踏实。今天我们的所言所行,又何尝不是为我们的下一代播下一颗包容理解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