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让网络暴力无处滋生,让网络家园有口皆碑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4-06-16 17:41:51
1214 5 5

让网络暴力无处滋生,让网络家园有口皆碑


无所求


  记者14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新华网6月14日)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给社会大众的学习、工作、交流、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空间俨然成了最广阔最丰富且极具吸引力的精神家园。然而天有阴晴月有圆缺,网络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杭州女研究生郑某某因染粉红色头发不堪网络大规模谩骂攻击抑郁而终;网红“管管”遭遇半年多网暴后喝农药自杀;武汉一位经历丧子之痛又遭网暴的母亲坠楼身亡……这些“按键伤人”“开盒挂人”“戾气害人”的网暴悲剧令人心碎。那些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需,政有所为。出台《规定》正是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规定》共七章34条,提出了坚持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原则,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各级网信、公安、文旅、广电等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压实了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划出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网络暴力违法信息的红线。《规定》也是以往治理网络暴力信息的经验结晶。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抓住重点,事半功倍。落实《规定》除了监管部门履行职责、广大网民遵法守规以外,重点是要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即网络平台担责履职。要加强内容审核,让存在网络暴力信息风险的言论无法出笼,即使出笼了也要尽快收网归笼;同时方便广大网民在线举报并快速响应及时处置,把涉嫌网络暴力的信息遏止在萌芽状态。《规定》还要求平台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防护功能,便利用户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或者特定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载或者评论本人发布信息等网络暴力信息防护选项,并及时通过显著方式提示用户采取防护措施。也就是平台要提供网民采取自我保护手段的便利。这也是为什么《规定》要到8月1日施行而不是即日施行,因为更新完善软件系统需要时间。


  《规定》无疑是高悬于网络暴力制造者头上的一把利剑。但再锋利的剑也需要人来把握使用。广大网民要做文明人,也要敢于依法依规同网络暴力斗争;各个平台要做有心人,必须依法依规杜绝网络暴力信息在平台上流窜。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建文明社会,让网络暴力无处滋生,让网络家园风和日丽。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八月小龙
  • 嫳屑男子
  • 方块糖
发送

5条评论

  • 这个时代太需要了。
    2024-06-17 10:57:35 0回复
    0
  • 不能从要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监管不力,处罚不严。
    2024-06-17 10:13:54 0回复
    0
  • 很有道理
    2024-06-17 09:14:51 0回复
    0
  • 非常需要。
    2024-06-17 08:36:35 0回复
    0
  • 让网络暴力无处滋生
    2024-06-16 21:11:20 0回复
    0
  • 40261
    积分
  • 2854
    博文
  • 10819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