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人古怪,还是实际?
端午节,外甥拎了一大包东西来看舅父,舅父瞥见,肚里都冒火。但他毕竟是个经深世故和有知识老人,招待仍从容如旧,叫坐,倒茶;这时,一位老朋友的儿媳也拎着一大包礼品进门,老人微微点了头,实际上,他心里火上加火···
一场夹杂假惺惺忙碌招待吃饭之后,还没说几句话,送礼者都说忙,马上要走。舅父也没有多说半句,只是“那好”,一面又喊老伴出来,要将东西“礼尚往来”处理一下,实际老人的意思一样不要,全部退回,两位送礼者知道要拉扯,转身就跑,
舅父这时火山爆发,将两个“一大包东西”拎着拼命向他们甩去。里面棕子、肉、绿豆糕、鸡蛋散落一地,惹得全村人都来看热闹。
舅父叫老达,是个老教育干部,是个一点也不留底的爽直人,出现上面之事之后,老伴骂他“太缺德”。他却如数家珍地说:
“像你这样的人你就根本不懂,你说现在哪家缺吃缺穿,就拿现在端午节来说,端午节还没到,你就把粽子裹好了,绿豆糕一出来,我吃就没断过,肉,鸡蛋,冰箱都没有地方放,这些过去是好东西,现在连小菜都不如。如果亲戚朋友再送,岂不是猪肉碗里再放猪油,谁会再吃。过去礼尚往来与要吃有点关系,现在社会形势大变了,在这方面,再注重旧式的礼尚往来已成赘事,对方不计较吃、浪费,还是小事,更重要的,却因赘事又偏偏注视斤斤计较,脑筋用尽怎样送才不得罪人。再则,礼尚往来本身就不是好事,它给人际关系愈演愈烈地造成复杂和不可逆转。人都要想想,这样形成的社会人自我困扰,为什么不可以又自我淡漠解除呢?人不是靠物质来往而立,是靠精神和谐发展进步。譬如,对方生病住院,你可以花点钱买点适宜东西去看看,如果对方钱有困难,可以适当支持一点,这就是对友好最大帮助,使他体会真正的温暖。做到这些,才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根本,整个社会进步的根本。”
老伴听了这长长的一席话,似如梦初醒,感慨地说:“不愧你是个教育干部!我是大老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