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高质量发展家政事业,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天地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4-06-14 08:43:24
1800 7 10

高质量发展家政事业,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天地


无所求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提出25项具体措施。(人民日报6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服务消费的决策部署,发挥家政服务业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重要作用,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展家政服务业助农、惠农、兴农,可谓一石三鸟。促消费,购买商品是消费,购买服务也是消费,购买家政服务当然也是消费。惠民生,据调查,中国现有200万老人因无子女而面临生活困难;据统计,中国现有8591万残疾人中肢体残疾者达1735万,家政服务可助他们提升生活品质。稳就业,不同专家用不同方法估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达2至4亿不等,虽没精准数字,但数字十分庞大是不必置疑的。拓展家政服务可以为她们创造就业岗位。消费、民生、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保障家政人员的权益。工作方案从促进供需对接、加强品牌培育、加大帮扶力度、完善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五大方面提出25条具体举措,条条措施都明确了按职责分工负责的具体部门。大多数举措都涉及保护家政人员的权益。从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培训,到对口支援、定点帮扶,从家政服务商业保险、用工单位免费体检,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务工收入,从脱贫人口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参加居住地医疗保险,到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可以说面面俱到。方案的可操作性更是显而易见。


  加强家政服务规范化。家政服务行业散兵游勇式状况已持续多年,有关家政服务各类事件也多见新老媒体,家政服务规范化工作迫在眉睫。工作方案第6条举措提到“提高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由农业农村部负责。家政服务人员接受培训时,规范化应是培训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上岗人员应有一本手册。手册上应有家政服务“规范化”条目。譬如家政员与雇主关系如何既亲和又保持距离,哪些是该问的话、该做的事,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家政员要明确认知“底线、红线”。


  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如果说规范化多是定性描述的事项,那么标准化就是定量表述的事项。工作方案第25条举措提出“持续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支持更多家政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家政服务标准研制和实施应用水平。”由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类家政服务事项完成的标准,雇主对家政员工作的评判标准,家政员的信用评判和等级标准,家政员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标准等等,都需要全国统一推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完善。尤其是家政员的信用,必须严格,需由政府背书。


  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很强很实在,需要认认真真落实落地,以期实实在在造福千家万户。期待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以及家政行业全体人员,同心相向而行,高质量发展好家政事业,开创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葛维亚
  • 泉水涓涓
  • 八月小龙
  • 西江月
  • 竹青
  • 云水谣
  • lzz_
  • 顺其自然者
  • 徐永固.
  • 双桂女
发送

7条评论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达2至4亿?据2023年统计数字农村常住人口为4.91亿,这其中包括老人、孩子、外出务工的农村人。请专家们到农村看一看走一走,在没有田地集体化的情况下,有多少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是剩余的?
    2024-06-13 10:19:05 0回复
    0
  • 同心相向而行
    2024-06-13 10:01:15 0回复
    0
  • 农村能干动家政的劳动力,有几个?
    2024-06-13 09:10:01 0回复
    0
  • 同心相向而行
    2024-06-13 08:58:40 0回复
    0
  • 家政,大有前景。
    2024-06-13 08:48:22 0回复
    0
  • 家政兴农,开创农村新天地。
    2024-06-12 18:21:19 0回复
    0
  • 这是一项兴农,富农的好政策,前景一片大好。
    2024-06-12 18:01:38 0回复
    0
  • 40292
    积分
  • 2855
    博文
  • 10837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