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端午习俗——挂艾草和菖蒲

泉水涓涓 最后编辑于 2024-06-10 07:53:54
780 4 17



端午习俗——挂艾草和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据了解,早在晋代人们已经开始把艾蒿即艾草挂在门上。

    端午时节,各地正值初夏时节,雨多潮湿,细菌繁殖快,借助菖蒲、艾蒿的药味,可驱赶蚊虫,净化空气。菖蒲、艾蒿都是多年生的草本药用植物。

    正所谓是“门挂艾旗驱百病,户悬蒲剑斩千邪气”,艾草和菖蒲从古时开始在人们心中的寓意就是驱病、防蚊、辟邪等。而有关这些寓意的来源,我国民间也有很多传说故事。

    艾草和菖蒲是艾妹和汤蒲的化身,就像英台和山伯化蝶一样,艾妹和汤蒲本来是一对相亲相敬的夫妻。

    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汤蒲出去打猎,一直未归,艾妹在家期盼丈夫,一阵敲门声艾妹误以为是自己丈夫,结果是一个奄奄一息的人,当时社会是非常封建的,女子与陌生男子共处一室很容易遭到邻里的诽谤,但是在这关键时刻艾妹还是挺身而出,但也从此落下了话柄。他们原本和睦的家庭经受不住舆论的摧残,最后艾妹被赶出了村子,一个人在外面漂泊了3年。

    又是一年端午节,她独自走在异乡的路上,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和曾经爱过的人,于是她鼓起勇气把家回,途中经过传说中的乌金河,河里的沙石都是乌金,弥足珍贵,也只有相当善良的人才能有缘看到,艾妹非常开心,捡起了几个闪闪发亮的石子带在身上,离开乌金河后,石子都变成乌金了,再回到村庄村里大变样,原来自己走后不久,村子就闹起了大水灾,接着又是大瘟疫,相亲们有的病死有的饿死有的去外地乞讨,现在的村子异常的荒芜。艾妹把乌金换了不少钱,架起锅给村里人施粥,请郎中给他们看病,很快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汤蒲也从外地乞讨回来,这时候的他骨瘦如柴,运气不好的他每次在领粥的时候到他就没有了,接连三天都是,在这般情况下,他一时想不开,以为老天不给他活路,于是撞墙自杀,在弥留之际艾妹和汤蒲相认,艾妹看见汤蒲死了,哭的是死去活来,很快也气绝身亡。村里人为了感谢艾妹的救命之恩,把艾妹葬在小山岗上,而把负心汉葬在河边洼地,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

    第二年艾妹的坟地里长出了一种清香四溢的野草,大家为了纪念艾妹取名艾草,不久汤蒲的坟地长出了一种草,大家取名菖蒲,乡亲们为了让后世记住艾妹的恩德,也为了吸取汤蒲这个教训,每年的端午佳节,就把这两种草悬挂门梁上,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嫳屑男子
  • 细水潺湲
  • 顺其自然者
  • 二休
  • 小花尖尖
  • 八月小龙
  • 人参果
  • 徐永固.
  • 乐水老人
  • 无所求
  • 韩信
  • 凤凰
  • 曲径通幽
  • 萧潇飘逸
  • 大兵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发送

4条评论

  • 人类探索利用植物的功能
    2024-06-10 17:51:06 0回复
    0
  • 中国老传统!
    2024-06-10 13:57:05 0回复
    0
  • 过去有吃雄黄酒的习俗,后来说雄黄有毒,所以就不吃了。事实上我们小时候也不吃雄黄酒,仅是醮点抹在额头上而已。
    2024-06-10 09:15:44 0回复
    0
  • 这个故事有点诡异。
    2024-06-10 08:16:34 0回复
    0
  • 164041
    积分
  • 3820
    博文
  • 38068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7月1日生,2001年9月退休。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