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庄言九一:丑妇效颦 浑沌之死中国学国文卷杂文册庄子篇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6-06 10:49:46
1471 2 4

庄言九一:丑妇效颦 浑沌之死

中国学国文卷杂文册庄子篇

  文

丑妇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2]。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3]。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1)病心: 患心病。颦(pín):皱眉。颦其里:谓在其乡里皱着眉头。(2)挈: 带领。去之走: 跑着离开其地。  (3)“彼知”二句: 意谓彼不知西施颦之所以美,乃本于西施之丽质,丑而效颦则更显其丑。

阐孔子所以困于时,是由于不看时势,搬用先王之礼义之故。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作者极力运用反衬与夸张手法表现主题写西施因心病发作难受而皱着眉头,写其痛苦之状。然而即使如此,亦楚楚动人,则其平时之美更不待言,此为反衬。写丑妇见到西施之状而很羡慕,于是仿效之,则反而愈现其丑,到了吓人的地步。里中之人见其状,不管富人与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似乎大难临头,一片恐怖的气氛。貌丑之吓人,竟至于此,夸张于此为极。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1]。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2],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3]。”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 为: 通“谓”。儵(shù):南海之帝名。此所述之地名与帝名,皆为虚拟。(2)谋:商。(3)息:呼吸。凿之:开七窍。因其本无七窍。

浑沌无七窍之颜面,如一个蛋形, 颇为奇特。写儵、忽凿窍本欲报德,却反而为害,竟置对方于死地。在风趣的情节背后,亦催人深思。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做事必须尊重事物之本性, 不可将其强行改变, 慎重而再慎重,以减少意外。

此寓言述浑沌作为帝王,是以浑朴无知为德,而成其无为之治。故一旦开启其才智,则身死而业败。篇中描写浑沌是一个摈弃才智的形象无七窍,对外界无感知能力,故能独具其浑朴无知之品性。作者认为德养如此,方才能一切付之自然,以“无为”达到致治。

可见:第一,作者以为为帝王者,只须自身恬静闲适,对世事不加管治,则人们必和谐相处,万物受益。相反,运用仁义礼乐等统治手段去管理,则非但无益, 并且自遭灾祸。可见作者以自然为完美,若横加干预,自然即被破坏。故求治之道在于顺从自然。作者强调崇尚自然的思想有其可贵的一面,而其失误,正如荀子所说的“蔽于天而不知人”,对人为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第二,以为为帝王者必须摈弃才智,将才智视为治国的祸害。此即发挥老子“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的思想。将社会的离乱归咎于才智,这分明是一种幼稚无知的见解。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子兵
  • 嫳屑男子
  • 西江月
发送

2条评论

  • 己所欲,勿施于人。这个很好理解:浑沌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倏和忽给他凿七窍。倏和忽把自己想要的,施于浑沌,浑沌死。所以庄子告诉我们,自己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2024-06-06 13:37:34 0回复
    0
  • 丑妇效颦,自古便成为笑谈。她盲目模仿美人的举止,却忽略了自身的特点,结果适得其反,更显其丑。此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盲目模仿他人只会失去自我。真正的美丽,源于内心的善良与智慧,而非表面的模仿。
    2024-06-06 13:34:54 0回复
    0
  • 25888
    积分
  • 2237
    博文
  • 9178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