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学不会常州话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4-06-02 15:31:12
6714 33 18

学不会常州话


无所求


  40多年前,一位叔伯舅舅听说我将去常州工作,不无担忧地告诉我,常州话好难懂哦,“玩玩(闲聊,串门)”叫“白想像”。他说他当年逗留常州也就学会了这个词。于是我带着“白想像”忐忐忑忑地一脚跨进了陌生的常州城。


  入职不久,行政办公室唤我去领一份材料。主任抬手指了指远处,“底卧”。我扭头看去,有一部电话机在台子上,心想常州人发音“电话”大概是“电窝”吧?我便疑惑地问,“领资料要打电话吗?”主任又说了一遍,“电窝嘛”。我只得去拿起电话筒,却不知道拨什么号码。“啊呀,台子底下!”哈哈,原来是“底下”!我赶紧弯腰取了材料,仓皇逃出门去。


  难忘有一次,应约初访朋友家。正事进行中,传来了钥匙开锁的声音。朋友轻声说,“我老母锅来了。”随着门被推开,我站起身,微笑着招呼,“大——”。在我家乡,称呼同辈母亲叫“大妈”。突然想起,常州叫“婶婶”,我立即改口,“婶——”。定睛一看,比朋友还年轻啊。管她三七二十一,我就重新完整地发声“你好”,貌似过了场。


  一会儿问友,“你妈这么年轻?”友诧异,“你见过‘偶锅娘’?”我用手指向厨房间,“你不是说了,你老母吗?”“我妻子呀!”啊哦,常州人叫妻子是“老母”,称母亲是“偶锅娘”。后来听说,常州人称妻子不是“老母”,是“老马(嬷)”。我觉得,“老马”与“老妈”也算同音了。斗转星移,我慢慢领教了诸如此类,“我们”叫“哈你过”,“你们”叫“泥过”,“他们”叫“打过”,“大家”叫“抖过”,“拿来了”叫“奴来了”,“走了”叫“叉龙勒”,“讲话”叫“钢窝”……。常州方言,简直是检验语言能力的试金石。


  有一天晚上加班,遇事需打电话到同事家去。第二天同事来讲,“电话一接,我儿子就说,是XXX打过来的,办公室里只有他不讲常州话。”瞧,来常州不讲常州话,也容易出名的。日子久了,办公室同事与我应答时,不经意间也都讲起了普通话。有一次,隔壁办公室同事进来,突然惊异道,“嗲失火?”我一吓,“什么?失火啦?”他继续追问,“怎么口音都变了?”我又尴尬了一次,“嗲色活?”是常州版“怎么回事?”唉——,语言能力有多差,洋相就会出多大。


  我本愚钝,语言更短板,只得放弃了学讲常州话的雄心壮志。不知何时起,家妻也说起了“常州普通话”,常州话反而“港不连纤qiàn”了。我曾抱怨常州话不好学,同事却说常州话好学又好听,我不服气,请同事读“555555”这个数值。同事毫不犹豫地发音,“嗯色嗯饭嗯牵嗯波嗯色嗯”。我再请只读数字,同事便“嗯嗯嗯嗯嗯嗯”。显然,连续鼻腔发音比“呜呜呜呜呜呜”口腔发音更费力,大家相视而笑。


  我发现,常州话里“2”像变色龙。2(二)读“liáng”或“èr”,各地差不离。22,就变了,“拈(长音)泥(短音)”。222呢,成了“两波拈泥”。222222,那就是“泥色泥饭两牵两波拈泥”了。2元2角叫“两块两锅”,这大家差不多。22元就变成“拈泥快”。22元2角自然成了“拈泥快凉锅”。我头脑发胀。还好,在城市化及人口大流动背景下,常州外来人口也有两百万了,南腔北调寻常可闻。


  几年前,曾有网友担心常州方言被下一代遗忘,提议进课堂。我却深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良苦用心,也惊叹人类声带竟能发出千万种不同的声音,形成千万种不同的语言,又胡思乱想,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其他动物,如大象、狐狸、土拨鼠、狼、猫、狗、狮、虎,有没有方言呢?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徐永固.
  • 八月小龙
  • 何伯良
  • 泉水涓涓
  • 双桂女
  • 竹青
  • 阿敏
  • 顺其自然者
  • 珍珠传奇
  • 一点强豆
  • 蒋伟民
  • 孤芳不自赏
  • 嫳屑男子
  • 葛维亚
  • 一龙双马
  • 龙潭清泉
  • PAL
  • 六塘一柳
发送

33条评论

  • 八月小龙
    常州方言外地人是难懂!
    ==========================
    我言不孤
    2024-06-01 22:00:36 0回复
    0
  • 何伯良
    泥钢则好透佬!
    =====================
    何老师过奖了,我的惭愧就更加了。
    2024-06-01 21:59:58 0回复
    0
  • 西江月
    唉呀,一大早这波盐城常州话把我逗乐了。不过,难得地听懂了,也学会泥3了。
    ====================================================
    泥3,是不是“搞千泥山”?
    2024-06-01 21:58:57 0回复
    0
  • 竹青
    听外地人说 常州话听着和上海、苏州话很接近
    ==================================
    曾家访苏州学生,其母亲讲了一通,我一句也没听懂。
    2024-06-01 21:57:50 0回复
    0
  • 泉水涓涓
    222222,“泥色泥饭两牵两波拈泥”应该说“拈泥饭两牵两波拈泥”。
    =============================================
    相信泉水老师更加正确。
    2024-06-01 21:56:23 0回复
    0
  • 西江月
    刚来常州坐3路公交,我站在门口,一阿婆挤过来说,你“WUVA”,大概说了半天我没反应,只见她匆匆下了车,还不忘朝我叫嚣一顿。
    90年代,大概外地人比较少吧。
    ============================================
    80年代初,外地人更少。“WUVA”不知道发了什么音?可能是问“你下车吗?” ==》“货物”=“下吗”=“下车吗”
    2024-06-01 21:55:30 0回复
    0
  • 月满西楼
    我现在也只会一句切嗲
    =========================
    “吃什么”?“急什么”?
    2024-06-01 21:50:55 0回复
    0
  • 壹评
    真有那么难学吗?反而让我说普话咬不准字音呢
    ======================================
    我语言能力差,感到难。
    2024-06-01 21:49:57 0回复
    0
  • 一点强豆
    动物应该也有方言
    ================
    同感
    2024-06-01 21:49:04 0回复
    0
  • 孤芳不自赏
    此篇特别接地气。水平越高,语言表达越通俗。
    ===================================
    您过奖了。谢谢鼓励!
    2024-06-01 21:47:42 0回复
    0
  • 嫳屑男子
    据说旅居国外的大熊猫听到四川话有反应的。
    ==================================
    观察宠物主人对宠物的吆喝,就要训导孩子。
    2024-06-01 21:46:54 0回复
    0
  • 好人好梦
    我们几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方言魁宝可不能丟啊。
    =================================
    传家宝不能丢。
    2024-06-01 21:44:46 0回复
    0
  • 葛维亚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语言,东北话差别不大,福建、广东、海南差别就大了。
    =================================================
    是的,北方差异没有南方差异大。可能因为古代权力中心在北方。
    2024-06-01 21:42:27 0回复
    0
  • 龙潭清泉
    方言是地方的根,推广普通话也要保护方言。
    ======================================
    有道理。
    2024-06-01 13:28:52 0回复
    0
  • PAL
    请用普通话读下列文字:

    爷㗷(Sai 上声)G笑佬咧(上声)尝贼(阴平)沃兜弗(去声)外港咧(阴平),噗通沃到港仄颟薅G咧,
    真正G尝贼(阴平)沃抠嫩满满跌变陈"丝弗翔”。
    ========================================
    老师出了最难的考卷。
    2024-06-01 13:28:25 0回复
    0
  • PAL
    请用普通话读下列文字:

    爷㗷(Sai 上声)G笑佬咧(上声)尝贼(阴平)沃兜弗(去声)外港咧(阴平),噗通沃到港仄颟薅G咧,
    真正G尝贼(阴平)沃抠嫩满满跌变陈"丝弗翔”。
    2024-06-01 03:29:08 0回复
    0
  • 方言是地方的根,推广普通话也要保护方言。
    2024-05-31 16:58:49 0回复
    0
  •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语言,东北话差别不大,福建、广东、海南差别就大了。
    2024-05-31 13:53:48 0回复
    0
  • 常州话呢还是偏硬的,吴语还是苏州地区更好听些,上海更是融合了吴越两地的方言,说话已经很美了,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越剧、沪剧、昆曲更是动人至极,清、雅、柔、糯,那是融进骨子里的味道,学不会常州话直接学上海话吧。
    2024-05-31 11:52:01 0回复
    0
  • 我们几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方言魁宝可不能丟啊。
    2024-05-31 11:10:31 0回复
    0
  • 据说旅居国外的大熊猫听到四川话有反应的。
    2024-05-31 10:28:02 0回复
    0
  • 此篇特别接地气。水平越高,语言表达越通俗。
    2024-05-31 10:16:32 0回复
    0
  • 动物应该也有方言
    2024-05-31 09:37:33 0回复
    0
  • 真有那么难学吗?反而让我说普话咬不准字音呢
    2024-05-31 09:30:38 0回复
    0
  • 我现在也只会一句切嗲
    2024-05-31 09:28:25 0回复
    0
  • 刚来常州坐3路公交,我站在门口,一阿婆挤过来说,你“WUVA”,大概说了半天我没反应,只见她匆匆下了车,还不忘朝我叫嚣一顿。
    90年代,大概外地人比较少吧。
    2024-05-31 09:04:37 0回复
    0
  • 222222,“泥色泥饭两牵两波拈泥”应该说“拈泥饭两牵两波拈泥”。
    2024-05-31 08:57:58 0回复
    0
  • 听外地人说 常州话听着和上海、苏州话很接近
    2024-05-31 08:46:02 0回复
    0
  • 唉呀,一大早这波盐城常州话把我逗乐了。不过,难得地听懂了,也学会泥3了。
    2024-05-31 08:34:39 0回复
    0
  • 柏老师,您还是说您家乡话,或许我能听懂一部分,您说“常州话”,不仅我听不懂,可能老常州也不一定能听懂。
    2024-05-31 07:45:32 0回复
    0
  • 泥钢则好透佬!
    2024-05-30 22:09:20 0回复
    0
  • 常州方言外地人是难懂!
    2024-05-30 20:44:15 0回复
    0
  • 方言
    2024-05-30 17:21:52 0回复
    0
  • 40116
    积分
  • 2846
    博文
  • 10768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