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弄:二十六载难忘岁月
李寿生
2014年七一前夕去报社,位于大庙弄口的新闻大厦忙得不亦乐乎,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及社直各部门的报人们翻箱倒柜,捆捆扎扎,整装待发。搬家公司的车辆在大庙弄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报社又换新大楼,人人紧张忙碌,个个喜上眉梢。
此情此景,不禁使我联想起26载报社办公用房在大庙弄的难忘变迁。
文革前的常州日报位于杨柳巷24号,是租借成裕面粉厂的一栋写字楼,以及周围一套比较考究的庭园平房。
20世纪七十年代初,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出任江苏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党政军一把抓,不知出于什么考虑,1971年8月,他下令将江苏省所有的地市报和县报统统砍掉,全省只剩下新华日报一家“一花独放”。于是常州日报烟消云散,报社员工有的上调省报,有的下放农村,有的并入常州人民广播电台,从此,常州进入六年没有地方报的非常时期。
“四人帮”倒台以后,全市恢复市报的呼声越来越高。市委书记何冰皓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决定恢复市报,取名为《学大庆战报》。当时全国工业学大庆呈如火如荼之势,与《红常州报》一样,这个报名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报纸恢复了,但杨柳巷的旧址另有它用,已回不去了。因为当初就是租借人家的房子,并不拥有产权。于是,《学大庆战报》就临时设在大庙弄26号——一座破楼里,那座破楼有上下二层,属于危楼,雨天外面大下,里面滴嗒。报纸刚办,来访的通讯员特多,上上下下,脚步咚咚,那楼房竟有晃动之感。
1980年7月,市委决定成立常州报社(1983年7月1日改为常州日报),徐荣生同志任党组副书记、副总编并主持工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瑞兼任社长、总编辑。是年10月,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我由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调入常州报社。1981年秋,大庙弄26号危房拆除,编辑部临时借用大庙弄里的广播局三楼办公。那时的报社结构比较简单,群工科、美术室、广告科设在大庙弄口的印刷厂,政文科、经济科、副刊科、办公室设在广播局三楼。《常州报》复刊两周年时,市领导与全体员工有张合影,报社编辑部一共只有二十余人。报纸四开四版,发行量倒有三万多份。常州日报作为纸质媒体,在常州一花独放,不像现在报界山花烂漫,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武进日报、常州广播电视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常州版曾发行不少年),令人目不暇接。
“与我真成不解缘,朝来一纸快当前,启人智慧沃心田;旗帜鲜明挥健笔,峥嵘岁月记年华,喜逢国庆巧相联。”这首《浣溪沙》,由我市著名老诗人、书法家、原市政协副主席钱小山先生所作。她生动地反映了常州日报“影响常州每一天”的與论力量。
常州大庙弄26号的常州日报五层大楼诞生于1982年秋,它结束了十余年居无定所的历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儿必须提一下徐荣生同志。常州报复刊,没有办公用房。徐荣生便将建造新大楼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报纸业务请其它两位副总编分管,自己则一门心思扑在基建上。大庙弄新大楼旧址,有四户居民住宅,拆迁安置,报社无能为力。老徐硬着头皮登门拜访市房管局局长杨桂和分管建委的市委副书记程维高,请求援助。在他们的支持下,徐荣生带领有关人员上上下下跑了几十趟,半年下来才落实房源,将住户迁走。建筑材料当时实行双轨制,白市与黑市差价翻番,市场上钢筋奇缺,价格昂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徐荣生请熟悉贸易、物资和机械系统的老报人吴颖之、倪铁城出山跑建材。常柴厂、常拖厂、常钢厂、冶金厂、齿轮厂等单位的领导听说报社造大楼,都很支持,纷纷鼎力相助。一个多月,建材就被搞定。1982年秋,一座拥有2000平米的五层办公大楼在大庙弄巍然矗立,引起市里各方面的啧啧称羡。没有徐荣生的呕心沥血,这幢大楼的建立是难以想象的。办公用房解决了,寄人篱下的记者编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新大楼一至四楼为办公用房,五楼则为多功能会议厅。改革开放新风频吹。有段时间五楼曾改建为舞厅,取名“楼外楼”,舞蹈爱好者趋之若鹜,市民们大都知道大庙弄有个“楼外楼”。
中国的国情,大凡新官上任,总要放它几把火,美其名曰开创新局面。而办公大楼看得见摸得着,是政绩的显著标志。十年以后,面对全国报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常州日报社党组和当时的主要负责人乘势而上,提出了三个一的宏伟目标,即一幢现代化报业大厦,一张大报,一张晚报,经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和方方面面的支持,1997年7月,新闻大厦如一把利剑,巍巍然挺立于市中心的大庙弄口,成为龙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年,常州日报社建立党委,为市委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分别设立编辑委员会,隶属常州日报社领导。2004年,《武进日报》主管单位变更为常州日报社。2005年,创办“龙网”,并于2008年整合为《中国常州网》,传统纸媒开始向数字媒体进军。
1997年至2006年底退休,我在这幢大厦服役十年。充分享受了现代化大厦给报人带来的愉悦。期间,我从日报调到晚报,退二线后又调到社直对外宣传办公室。十年中,我们这些老汉老来学皮匠,学会了电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还参加了江苏省信息化考试,获得了有关证书。1999年和2002年,我业余创作的散文集《唱春风情录》和诗歌集《踏遍青山》,分别由东方出版社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获得广泛好评。
当今社会,35岁以下的青年阅读方式以网络为主。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群雄逐鹿,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许多纸媒为突出重围,除经营报纸广告以外,还开辟商贸公司、出租房屋、开办网络等第二战场,于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为此,常州日报社于2009年在同济桥南和平中路413号启动建设常州报业传媒大厦,该大厦为A座28层、B座20层双子大楼及其裙楼。车过同济桥,报业大厦以正在翻阅的一张报纸的雄伟造型,令龙城的市民们眼睛为之一亮。
于是,常州新闻大厦从此结束了在大庙弄出版常州两报的历史使命。房子出租给若干单位与个人。
5月18日晚,改造了近3年的大庙弄正式开街。弄内的中山纪念堂、武康路大楼、电视塔灯光秀、音乐喷泉、古银杏树光影、玉佩弄民居的洋房餐厅,时尚与复古并存,新颜共旧貌齐飞。新大庙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作为一个在大庙弄工作了26年的老报人,由衷祝贺大庙弄老城厢,焕然一新,兴旺发达,为常州古城增光添彩!
大庙弄30号——常州广播局老大楼,八十年代初,复刊后的《常州报》曾借用三楼作为临时办公用房。
1982年,《常州报》复刊两周年时,市领导(左五为副市长孙维峰,左六为市委副书记吴文英)与报社编辑部人员合影。除有几位记者外出采访外,当时的报社工作人员只有二十余人,不及现在一个广告部。第二排左三为本文作者。
1982年秋,一座拥有2000平米的五层办公大楼在大庙弄巍然矗立,结束了十多年报社居无定所的历史。
1982年底,常州报举办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报社领导与通讯员在新大楼门口合影。照片上的徐荣生(右四)、张熙(左四)、徐惠卿(左一)、张一农(左三)、顾雪雍(右一)、朱志明(右二)、周兆洪(第二排左一)如今都已作古,令人唏嘘不已。(已故摄影家浦炳炎摄)
1997年7月,新闻大厦如一把利剑,巍巍然挺立于市中心的大庙弄口,成为龙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一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二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三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四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五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六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七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之八
(今日大庙弄老城厢胜景一组照片,由常州日报老摄影家唐锡勇女儿唐新梅拍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