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是一种仁慈
近日,山东淄博国艺馆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小孩不慎打碎了馆内一只价值11.6万元的华光陶瓷花瓶,现场碎片满地,家长面对此景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然而,在深思熟虑之后,国艺馆负责人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免去家长的赔偿责任。这一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网友们的观点意见分歧,各执一词。
部分网友认为,既然展品容易破碎,却没有采用玻璃罩等保护措施,那么免赔是合乎情理的。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孩子的监护人未能妥善看管好孩子,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然而,在笔者看来,我们是否应该对双方当事人这种冷静处理问题的态度给予更多的肯定呢?
家长在花瓶被打碎后,并没有对孩子大声呵斥,也没有试图以“孩子年幼无知”为借口来逃避责任。而国艺馆负责人在意识到管理存在疏漏的情况下,也没有坚持要求家长赔偿。这种相互理解、和谐处理的方式,使得双方都能接受这一结果。那么,我们作为旁观者的网友,又何必过于苛责,强加自己的观点呢?
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此前多起“熊孩子”踢坏电影院银幕的事件。与国艺馆的处理方式不同,电影院方面并没有同意免去赔偿责任,而网友们却对此感到“解气”。同样是孩子,难道是因为国艺馆的宽容大度,电影院的“小气”吗?或者是因为花瓶的价值不如银幕吗?显然都不是。 “熊孩子”却是在多次警告后依旧搞破坏,而银幕的损坏直接影响了其正常运营,因此需要通过赔偿来弥补损失。
这一事件也反映了社会教育的深度。如何通过教育提升公众对艺术品保护的意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更多的公共道德教育,展览机构也应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在责任与宽容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淄博国艺馆的这一决策,无疑为这一议题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促进社会对责任、宽容、教育和预防的深入思考,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