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高校向家长邮寄本科生成绩单引发热议,本科成绩单的历史由来已久,彼时第一张成绩单只记录了课程名称,但具有凭证功能,代表了大学文凭,甚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还具有光宗耀祖的文化意义。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成绩单的作用也在弱化,大学向学生家长寄送成绩单的行为尽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更多是不合时宜。
其一,一张成绩单难以反映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张成绩单多数只是记录课程名称、成绩、排名,体现为最终的结果,而难以体现对于学生其他方面比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实际收获、能力提升的过程记录,从千篇一律的数字中无法看到学生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在线学习平台和知识付费内容充满网络,学生们可自由选择和学习的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更接近市场需求,而这些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难以反映在学校的成绩单上,所以成绩单并不像以往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的时代里那样具有代表性,恰恰相反,在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成绩单反而更加难以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其二,向家长寄送成绩单的行为会加剧学生进行分数“内卷”。大学的学习,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应该仍然将家长视为监督学生学习的一环,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隐私权,背后反映的是以管理为本位而非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在如今成绩单反映学习程度有限且新知识不断迭代的背景下,就更不应该将学生牢牢地“锁”在家校联合的唯分数下,这会导致学生为了数值意义上分数的增长而陷入低效率的内卷,或者带来普遍成绩偏高、皆大欢喜的“伪分数”,甚至异化为分数攀比和权力寻租,无论哪种都是不利于教育的本质。
其三,过于强调成绩单的作用会让学生惧怕失败,不利于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大学邮寄成绩单是把一部分管理压力转移给了家长,一刀切地管理学生,在家校联合的重压下,分数成为了大学生的普遍追求,大学生该有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容错机制被忽视,这导致高等教育成为另一种严苛的中学式的应试教育。长期以往的管制,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害怕失败,畏惧挑战,一切以分数稳定为目标,不敢去创新和突破,这不是年轻人该有的精气神和不符合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发源地的宗旨。
总而言之,尽管大学成绩单作为原始的成绩记载,是一种能力凭证,但是在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学成绩单的功能也在减弱,而高校向家长邮寄成绩单的行为显得不合时宜。大学成绩单应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真正发挥成绩单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