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好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天平
因
近日,浙江大学本科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学校寄给家长的成绩单,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有人认为此举侵犯了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隐私权,也有人认为,此举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从而有效促进未来规划。对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成绩单是否要告知家长,应当基于尊重和沟通的原则,合理兼顾学生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知情权。
成绩单,是大学生经过一学期学习后知识掌握情况的体现。成绩单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业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的效果,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与老师进行更有效的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而大学生基本都是年满十八的成年人,拥有基本的隐私权,寄成绩单给家长这种行为是否应该从小一直上升到大学呢?
首先,大学生大多作为成年人,合法拥有自己的隐私权,这其中包括了学业成绩的隐私。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权保护自己的学业信息不被未经同意的第三方知晓。成绩单作为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体现,是否公开应当首先尊重学生的意愿。高校在给家长寄成绩单之前,应当考虑到保护好学生的隐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的确有权利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而,大学生在大学里是多元发展的,成绩只是一部分,不能完全概括学生的大学生活。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的日常交谈了解其情况。对孩子成绩的知情权应当建立在与学生的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如果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成绩,则家长和孩子可以保持开放心态,共同讨论具体学习情况,分析和规划未来方向。如果孩子不愿意与家长分享成绩,家长则需充分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无论哪种情况,家长都应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应以知情权为由强迫孩子。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措施。学校作为两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可以提供灵活的家校共育平台,先给学生提供选择权,确认是否把成绩通知给家长,再根据学生的选择通知家长其成绩,而不是单方面地直接将成绩信息寄给家长。学校也应提供全面评价体系。不要将学生单单定义在成绩里,应从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大学生活,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在尊重与协商的基础上,我们期待家校之间能够建立起更加成熟理性的互动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