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南宁一所小学实施的作业熔断机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这项规定,学生在每晚9:30后,若未能完成作业,便可停止并安心休息,且不会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然而这一做法却引发了家长们的热议。笔者认为,“作业熔断机制”不是“一熔了之”,唯有全面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方能确保“作业熔断机制”真正发挥其良好效应,实现其设定的初衷。
这种“熔断机制”出发点是好的,一方面它旨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他们拥有充足的休息,从而培养良好的身体状态,另一方面它也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时间观念,激发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性。然而,对于这一规定,支持者认为,确保孩子拥有优质的睡眠至关重要,作业“熔断”无疑是一项切实的“双减”举措;而质疑者则担忧,此举可能无法真正让学生摆脱深夜作业的困扰,反而可能加剧家长的焦虑情绪;更有观望者持中立态度。这一规定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家长们内心的复杂与纠结。他们既期盼孩子学业有成,又渴望孩子能拥有充足的睡眠,但当这两者产生冲突时,即便有了熔断机制,家长们心中的焦虑也并未得到真正的舒解。
关于“作业熔断机制”,各方态度各异,但目标一致。教育体系纷繁复杂,孩子作业未完成背后原因多样,单一的熔断机制难以根治所有问题。因此,家长、教师与学校需携手合作,深入剖析作业未完成的原因,诸如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专注力、作业量大小以及学习习惯等。作业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并培养独立学习习惯,而非强迫孩子在疲惫中完成。无论是布置作业还是实施熔断机制,都需避免形式化,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优化作业设计,并加强时间管理教育,引导孩子逐步提升,从无法完成作业到能够高效完成。这样,熔断机制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家长也更加放心。
“作业熔断机制”在现实中常因难以实施而陷入形式主义的困境,我们需要采取累进式的治理策略,避免无意义的重复,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为教育创新带来了挑战,对传统作业模式提出了质疑,更凸显了教育改革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提升教育质量这一核心议题。只有在确保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切实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才能使“熔断”机制从一时的热议转变为推动基础教育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化方向发展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