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一男子花15万元购买的私家车位多次被他人占据,愤怒之下采取极端行动,用焊条将车位焊死。对方在意识到理亏后,自行拆除焊条将车开走。此事一经媒体报道,便引起了不少舆论共鸣。在笔者看来,其背后折射出的更多是公众对基础民生治理存在短板的担忧。
众所周知,是草有根,是事有因。解决问题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件事情中,法律意识淡薄是关键,车位业主通过合法途径购买了车位,拥有对该车位的所有权。他人无权占用,占用行为本身就是对业主财产权的侵犯。然而,业主在维权时也应当遵守法律规定,采取合法手段。用焊条将车位焊死的行为虽然是无奈之举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车位被继续占用,但这种极端做法也可能会对他人的财产造成损害,从而构成侵权行为。其次,占用他人车位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在这种情况下,车位业主提出捐款或公开道歉的解决方案,可以视为一种道德层面的补救措施,旨在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对方认识到错误,并以实际行动表达歉意。然而,对方不接受这些解决方案,表明双方在道德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存在分歧。
其实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些如扰民、违规占据公共区域等等行为同样是介于道德与法律边界的民生关切。面对这种无赖行为,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们既然已经找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我们要清楚明白这不仅损坏了他人的合法财产,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践踏了法律红线。所以,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保持冷静,遵守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解决纠纷,或者寻求第三方帮助;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警方依法介入;同时第三方物业也要发挥自己职能,进行调解。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解决“强占车位”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保障民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