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城 何以常州之金鸡报晓——产业先声
中国学常州卷历史册综合篇
安 文
二、金鸡报晓——常州产业先声
与一般按一、二、三产业先后顺序发展的城市不同,常州自然资源匮乏,早就是运河商埠码头和江南政治文化中心,非农人口云集,倒逼市民社会和城市经济发达,早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以工商业为主导、农副业为主体的传统城市经济格局,土布、梳篦、雕刻(雕庄)称雄,木业、豆行、钱庄、典当、米市、物流等行业兴旺。19世纪中后期,常州最早孕育出近代城市民族工商业的萌芽,涌现出盛宣怀等洋务运动领袖人物。19世纪未,盛宣怀在常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轮船股份公司。1906年,随着位于今天常州南大街的晋裕布厂开设,常州第一家带有近代工业色彩的工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随后数十年间,各类纺织、印染、机器制造、粮油加工、发电工厂等逐渐在古老的龙城运河两岸拔地而起。这些常州本土民族企业,通过学习现代管理制度,使用工业机械,逐步推动常州向现代工商业城市转型。其中,特别要提及的是厚生与震华两家企业。
创立于1913年的厚生机器厂,是常州第一家机器制造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生产内燃机的三家企业之一,更是常州第一家上市公司常柴股份的前身。比厚生机器厂稍晚成立的震华电机制造厂,不仅开创了中国电机制造先河,还一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气公司。时至今日,企业已改名为戚墅堰电厂,是华东电网的骨干之一。这些近代民族工业,不仅开启了常州走向现代化的序幕,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和集聚的人力资本也融入到常州后续的经济发展中。
不过,与上海等殖民地工商业城市不同,常州基本是本土产业,不仅与外资关联不多,反而深受三座大山和连年战乱祸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备受摧残,举步维艰。解放初的常州,产业结构单一,底子薄弱。整个城区只有400余家工厂,多为粮食、纺工、机械工厂,其中超百人的工厂不到50家;全市纺织行业7000多台布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还在运转,市区3万名职工有一半失业。截至1949年年底,常州市区工业总产值只有7203万元,含溧阳、金坛的常州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2.5亿元,市区财政收入也只有472万元。
好在常州比较其他地方工业基础相对雄厚,从“一五”时期开始,工业产值每年增速达39%;到“一五”结束,常州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均超过历史最高产量。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常州众多工厂进行合并改造和转产,同时提出“东学上海,西赶南京”的口号,各行各业大办工业。短短数年,常州人通过“老厂办小厂、小厂升大厂、大厂再办厂、车间变新厂”的发展模式,在传统纺织、电力、机械等老产业之外,又新增冶金、建材、皮革、造纸等新工业,先后出现了林业机械厂、变压器厂、染料厂、橡胶厂、轻工机械厂等现代工厂,被形象称为“母鸡下蛋”、“滚雪球”。到1965年,常州工业总产值发展到5.9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
也是从这一时期起,常州工业开始摸索出后来享誉全国的“一条龙”发展模式。即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打破企业、行业界限,以产品为中心,围绕重点产品,螺丝壳里做道场,把生产分散的企业配套组织起来,形成“一条龙”专业化平台协作模式。当时,常州除将纺纱、织布、割绒、印染等有内在联系的11个工厂配套组合成全市第一条龙专业化协作线,还逐渐发展出拖拉机、花布、卡其布、化纤、塑料、半导体收音机、玻璃钢、自行车、照相机等几条“巨龙”,种类十分丰富。当年我在上海结婚,自行车、照相机、收音机、手表等,甚至礼服,却都是清一色常州品牌,当时还是通过常州教授亲戚开后门才买到的紧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