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不随“分”,跟“味”不跟风
近日,“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这一话题引起网友关注:一些“高分店”令人大失所望,而一些低口碑的店却超出预期。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餐厅选择以及网络评分的思考。
以我自己为例,作为一个特种兵式的年轻人 ,我常常在网上做攻略,一般都会选择评分较高的餐厅,稀里糊涂吃完一顿饭后又被商家以优惠之名要求评高分。经过这样几次被动的评分,我认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餐厅,勿要被网上高分所欺骗。
首先,每个人的口味各不相同。对于爱吃粤菜的人来说,一个川菜馆的菜显然达不到他们心中的“五星”。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力,我们在合理采纳意见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这种观点背后的主观性,随心而不随“分”。
其次,所谓网络上的高评分,很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大众心理预期而推出的市场营销手段。很多餐厅抓住互联网这一炙手可热的卖点,极力打造自己的招牌形象,不惜雇水军、买流量来博取大众眼球。而当消费者发现菜品的口感达不到他们心中的高分标准时,他们就会感觉到被欺骗。当愤怒与委屈无处宣泄,就产生一种报复性行为:顾客们再也不相信高评分的店,而选择去光顾中低评分的店,一方面是对虚假评分的抗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过度营销所带来的市场失衡。
纵观这股高评分热浪,其背后实质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这种“人多的就一定是好的 ”的观念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没主见的行为。在快节奏时代里,不愿意花时间去寻找尝试,一味跟风去一些“打卡”餐厅,只会失了享受美食本身的乐趣。
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网友发现:一些中低分的重口碑老店的菜品超出预期。更多人从高评分的圈子中跳出来,注重菜品的口味,这其实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觉醒。当我们从大众口味中跳出来时,往往会发现更精彩的舌尖碰撞。
在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时代,希望餐饮行业能够坚守初心,真正做好菜品,在网络宣传的同时注意尺度和真实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学会辨别,勿一味跟风,试着遵循自己的内心,真正享受美食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