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新月异,连接网络、打开美食App、查看评分已成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就餐的一套必备流程,然而近日,社交媒体上关于“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评分餐厅”的讨论异常火爆,一些被标榜为“高分店”的餐厅让人大失所望,反而是一些评分较低的店,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一现象不由得让人们开始怀疑网络评分的真实、准确。
读者看来,网络评分通过大范围地搜集直观真实的反馈来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其出现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存在。但随着网络评分的普及,已经导致了一定的市场失真。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消费者都在扮演着评论家的角色,他们的每一次消费都可以转化为一条公共可见的评价。然而,这种看似充满民主气息的评价机制,却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较低的评价标准使得众多评价缺乏客观性与深度。针对“高分”餐厅而言,大部分商家深知客流量与评分之间的联动关系,为了打出知名度,便通过赠送吃食、打折等优惠措施来引导消费者给予五星好评,即使菜品不太合口味,消费者也会因为自己“获利”而相对应地抬高评价。而对于那些“中低分”的店铺来说,也许菜肴味道是极佳的,只是因为服务不及时,或是店铺装潢简陋,导致分数不高。与此同时,有些商家为了店铺能够先一步进入消费者的屏幕视线,开始进行虚假宣传,或是进行网红产品包装,或是给平台输送利益等来使分数变高,这样的行为不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也降低了网络评分的可信度。而“中低分”的店铺则可能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不需要靠网络的评分包装来进行大肆宣扬,也可能是小本经营,他们没有成本,也没有精力去经营维护所谓的数字评分。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网络上的数字评分难免失去了部分的公信力,正如网友所调侃:“网络评分算什么,只有自己的舌头最靠得住。”更多的消费者被“高分数”餐厅“欺骗”之后,他们对于网络评分的态度愈发理性,而“挤爆3.5评分餐厅”则是他们对于高分数餐厅的一种无声抗议。注水的分数只会让网络评分变成一个披着“虚假”外皮的空壳,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更完善、严谨的评价机制,例如可以引进第三方专业评价等,同时对恶意评价与虚假广告进行打压,加强对于商家的监管,积极引导消费者提供真实的评价,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的数字评分。
身处数字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评分的世界中。从评分餐厅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都好像被数字所衡量。而当我们过分依赖评分,甚至将之视为选择餐厅的唯一标准时,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对美食的本质?失去了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与其沉溺于虚无缥缈的虚假好评,不如立足于真实体验。当商家与消费者理性对待“舌尖上的数字评分”,加之市场的介入引导,美食才能最大程度地回归到美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