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民生落地,才能幸福满地》前两天同时在《龙城博客》和《今日头条》上线,相对于龙博的平静(阅读790,评论4,点赞5),头条的反应要激烈的多(阅读10000+,评论67,点赞35,收藏11)。这也是我个人入驻头条以来最为爆款的短文。
头条的网友并不是关注文章写的好坏,更多的或许是被民生的话题所吸引。从民生看民声,再从民声到民生,每一个话题都连着千家万户,连着万家灯火。每一个市民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拙文并不精彩,精彩的都在评论区。我仔细翻看着网友的评论,为他们的尖锐而惭愧,为他们的善意而感动。由拙文展开的民声话题,在评论区里得到了延伸。我在想,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倾听民声的方式是不是太单一?途径是不是太狭窄?
老百姓有能力关心自己的城市破不破万亿吗?过不了万亿,自己关心也没用;过得了万亿,自己关心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老百姓关心的是生存空间,关心的是在这座城市的上升通道。房住不炒跟一般人关联度不大;普通人创业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高;在常州,人才引进的力度远远比不上苏锡常中的苏锡。
老百姓关心的是柴米油盐,关心的是在这座城市的幸福体感。农村医保高,个人医保高,企退养老金低……,走进人头攒动的各大医院,不是看病难,就是看病贵。当平民百姓还在被这些问题困扰着的时候,他们的获得感从哪里来?
老百姓关心的是人间烟火,关心的是在这座城市的行走体验。老城厢的改造短期内还难见成效,南大街、双桂坊绽放的华灯已经开始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开车出门,满大街都是收费停车点,好多敞开的马路两侧,不是收费停车点,就是违章停车区。
头条上一位叫“云中走猫步”的网友在我短文后的留言写的特别好,他说,“一个地方的发达程度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希望管理者多多对低收入群体予以关爱和帮助,让生活在常州的所有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这位老兄所言极是,城市的高度需要GDP来支撑,但是发展的红利更要惠及更多的城乡百姓。我们的老百姓是最朴实的,他们会为公交地铁低廉的票价而欣喜,也会为偶尔遇到一次免费停车而叫好,更会为政府发放的每一张新年消费券而若狂。
城市的GDP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广接地气的生存空间,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