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之
九、孔子 十、商鞅
中国学历史卷人文册人物篇
安 文
九、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被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政治上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的经济思想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和富民观。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礼”和“仁”,“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华夏民族的伦理观念,基本都是由孔子塑造的,孔子思想已经完全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的影响了华夏两千多年。
孔子开创私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之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被奉为儒家主要经典之一。《易传》是体现孔子最高思想的经典,孔子曾慨叹到:假吾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的道,讲的是大道,是经世济国、开万世太平的大道,绝非后世的腐儒思想。
十、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从而奠定了日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商鞅的主要著作是《商君书》(也有说此书是托名于商鞅)。“两千年皆施秦政”,而这个秦政的总源头就在《商君书》里。商鞅塑造了秦政,秦政又塑造了华夏后世两千年的国家样貌和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