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之诸子百家
六、医(三)
中国学国学卷传统文化册理论篇
安 文
六、医(三)
中医外科
现代人认为中医不能做外科手术,那是不肖子孙没有传承好祖宗技术,中医不仅擅长内科,外科也十分发达。先秦时期中医就已有开颅、截趾、痔疮、斜疝等手术,有剖腹产,有止痛药,原始麻药。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开颅手术后的成年男性头骨
《黄帝内经》记录了通过腹腔穿刺术引流腹水的方法: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刺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来缓则烦之,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史记·楚世家》介绍了最早的剖腹产手术: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三国时期有较成熟的外科手术范式和麻药配方,有眼科手术、骨科清创术。神医华佗曾为婴儿时期的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做过目瘤切割术。晋朝有兔唇(裂唇)修复术、肠缝合、口对口复苏术、烧灼止血法。
汉朝手术器械
南北朝手术器械
隋朝有清创规范、分层缝合、断肠吻合术、大网膜结扎切除术、大网膜坏死切除术、结扎血管止血术……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金创肠断候》详细记录了肠吻合手术及术后护理治疗方法:夫金疮肠断者,视病深浅,各有死生。肠一头见者,不可连也。若腹痛短气,不得饮食者,大肠一日半死,小肠三日死。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纳)之。肠但出不断者,当作大麦粥,取其汁,持洗肠,以水渍内之。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常服钱屑散。
《金创成痈肿候》记载了手术缝合方法:凡始缝其疮,名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想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向望。这种缝合法类似于现代医学的“8字缝合法”。唐朝有胸腹外伤急救手术、骨科复位手术、食道异物剔除术、导尿术。隋唐时期的手术缝合术已经十分先进,使用桑皮线做缝合线会被身体自然吸收,无需拆线。唐代《删繁方》:桑皮细线缝肠复皮,用蒲黄粉粉之。宋代《睽车志》:⋯⋯以刀自裁,收之不死,医者以桑皮缝合其创,傅药。
唐朝手术刀
元朝创制了手术缝合曲针,全麻骨科手术、并有缝合方式、外科手术线、创口愈合、包扎、固定的规范。
明朝是中医古代外科手术的巅峰,
外科器具几同现代,有塞布引流、有全麻催醒剂、有消毒、有局部麻药、有综合止血术、有包扎固定。手术种类多、难度大、术式复杂,几乎一应俱全,除了高科技和现代药物等,明朝手术和今天外科基本无异:有婴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开通手术、肛瘘挂线、截肠手术、体表肿瘤摘除术、骨结核死骨剔除术、断指再续术、脓胸穿刺、甲状腺切除术、自刎气管食管急救吻合术、咽部异物剔除术、下颅骨脱臼整复术、鼻息肉摘除术、耳外伤脱落缝合再植术……明朝《外科正宗》一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鼻息肉摘除手术:取鼻痔秘法:先用回香草散连吹二次,次用细铜箸二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箸相离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箸线绞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脱落,置水中观其大小。预用胎发烧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内,其血自止。戒口不发。这段文字包含了术前麻醉和术后止血的方法,可见明朝时期该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鼻息肉手术必然要比该书的成书时间(1617年)早的多。
明朝手术器械中的柳叶刀已经与现代手术刀十分相似
中医的代表人物有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葛洪、孙思邈、孟诜、宋慈、钱乙、朱震亨、李时珍、万密斋、薛生白、叶天士,等等。中医的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最高经典,其他主要经典还有《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中藏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小儿药证直诀》、《妇人良方》、《外台秘要》、《洗冤集录》、《普济方》、《本草纲目》等等。
的确,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蔡伦,开辟远洋航线的郑和,都是太监,但这只占古代科技工作者几分之几,能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太监文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