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之诸子百家二、儒
中国学国学卷传统文化册理论篇
安 文
二、儒家
儒为周朝之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始于孔子,兴于孟子,荀子为集大成者。《周礼》: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先得礼乐者,乃儒家元圣周公姬旦也。儒家是起源于华夏,并流传及影响了东、南亚周边国家的主流文化思想、哲学与宗教体系。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以及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民贵君轻等等,强调以人为本、崇德尚义,注重“人道大伦”,推衍“爱与敬”,希望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从个体讲,推崇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孔子谓“杀身以成仁”,孟子曰“舍生而取义”。儒家是人伦之道、人伦之学、人伦之教。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颜子、曾子、子思、董仲舒、韩愈、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等。
儒家主要经典是儒学《十三经》。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谓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葛洪《抱朴子》说: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这便是道家和儒家之间的关系。